東方日報A1:課本校服樣樣燒錢 家長愁對新學年
悠長暑假近尾聲,後日(9月1日)便是開學日,今年是2,500元學生津貼連續發放6年後首次「閂水喉」,一眾家長尤其是基層家長相當頭痕,本報了解多名居於深水埗的基層家長開學支出,發現家長大都為校服、皮鞋、書簿等煩惱,家有幼稚園升小學、或小學升中學學生的家庭最煩惱,有育有兩名子女的家庭表示,新學年單買校服及上學期的書已花費近6,000元,尚未計及書簿費等,已佔去家庭月入約三分之一,形容政府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對他們是「慘痛一擊」,除節衣縮食外,有家庭計劃煞停子女參加興趣班。
居於深水埗的李太(化名)昨日帶同升小一的妹妹到校服舖買冬季校服,她說:「之前買夏季校服用千幾蚊,依家買冬季又用千幾蚊」,另外新書包、新皮鞋也要買,「加加埋埋都差唔多3,000蚊」,為了節省開支,開學升讀小四的哥哥沒買新校服,他的校服由小一穿到現在:「見佢仲着得到」,慳得就慳了。
校服之外,買新書亦是一筆大開支,計及上學期教科書,李太一家已花費近5,000元,因為哥哥的書費由去年的約2,000元,增加至今年約2,300元。李太本考慮買二手書,但恐版本差異,「驚買錯」,只好跟學校買新書。
李太指,家庭月入只得約1.7萬元,得悉政府今年取消了2,500元津貼後,她直言很難過,形容家庭經濟雪上加霜,即使子女有全額書簿津貼補助,但仍不足應付急劇上升的教育開支,最後李太只好「節流」,「每樣都要計,自己慳得就慳」,因哥哥補中英數已每個月花費3,000多元,本來打算節省補習的開支,但兒子英文跟不上學校進度,加上即將面臨呈分試,只有繼續死頂、維持補習,但哥哥曾參與乒乓球及游泳班,妹妹想跳舞,現在都已成空。
李太表示,削減2,500元資助後,大部分基層家庭都要優先保障學業相關支出,結果都迫於無奈減省興趣班開支,「如果有我哋就可以考慮參加呢啲多元化活動,如果冇咗就只係可以學習為主。」
同區另外有家長亦指出要儲錢才能夠讓子女開學,因為女兒升學換了學校,幾乎所有學習用品都要置換一新,加上女兒升中要跨區上學,每月要額外撥出款項讓她搭車、在外午餐等,升學又要換電腦,開學的支出實在「很肉赤」。
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指出,2,500元津貼取消後,收到不少家長為了節省金錢一套校服着到殘殘舊舊仍不換的情況亦在基層家庭中亦頗為普遍,尤其是書本、校服愈來愈貴,對基層尤其是N無家庭負擔更重,不少自食其力,不領取綜援等的家庭需要支援。對於基層家庭因節省開支而需要取消子女的興趣班,他認為做法可以理解,因為相關開支對基層而言都不少,期望當局在財赤下開源節流的同時,亦適當地「扭開水喉」,讓有需要人士得到適切支援。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