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餐飲店接連結業 議員關注招商引資帶來多少就業機會
政府要搶企業及資金。有議員指近期不少零售餐飲店舖結業,關注招商引資後有多少就業機會能惠及本地勞工。當局認為外地企業帶同技術系統來港,過程會聘請或需要本地勞工和專業服務。另有議員認為可向企業給予土地及政策優惠,加強跨部門合作。當局指會協助企業對接,但提醒本港不會像內地,採取「送地」的政策。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今日(15日)在立法會一個相關的委員會上表示,在2023年至今年6月間,投資推廣署共吸引近1,300間海內外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充業務;帶來1,600億港元投資金額及1.9萬個就業職位,而過去一年,該署配合不同政策局落實項目,例如推進北島、家族辦公室及新資本投資者計劃等,未來會在深耕傳統市場同時開拓新市場。
議員梁子穎關注招商引資後有多少就業機會能惠及本地勞工,又指近月不少零售餐飲店舖結業,關注經濟發展之餘亦能在生活上感受到。陳百里回應稱,市民消費模式轉變是不爭事實,但認為近月情況較穩定,舉例5月零售總銷貨數值有增長,今年首季餐飲業數據與去年相比亦已持平。他又認為外地企業帶同技術系統來港,過程會聘請或需要本地勞工和專業服務。
另一議員洪雯認為可給予土地及政策優惠,並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港,形成產業集群。她指收到企業求助,指企業的需求涉及不同部門,建議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陳百里指政府收到需求後會和相關部門傾談接作。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與其他部門有緊密合作亦會協助對接,但想藉此提醒內地企業,在內地「地係免費送嘅」,但香港不會這樣做。
對於近日有10多間企業有意進駐北都,議員黃錦輝認為,假如當局沒有時間表,企業或會放棄,關注政府有何計劃。劉凱旋指現時有已經收地、可用的北都地塊,若有企業較趕急亦可用科技園等現有土地。她續稱,對於初期只需數10人的企業,現時地方足夠;對於未來人數增長較多的企業,則會介紹他們到北都,指出會「兩手進行」。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