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氹長者申社區券 家屬騙徒攤分千萬元
廉政公署早前接獲一宗由社會福利署轉介的貪污投訴,懷疑有人利用不法手段,詐騙社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津貼。廉署調查後上月採取執法行動,共5人被捕。當中兩名主腦經營兩間護理機構,在申請成為社區券計劃認可服務單位後,以其專業身份拉攏教唆市民參加計劃,訛稱曾上門為長者提供家居照顧服務等,以詐騙政府津貼,獲批長者每月最高可獲一萬元,涉案期間獲發津貼共約1,800萬元,金額由兩間機構和長者的家人攤分。
被拘捕的兩男3女年齡介乎27至57歲,當中包括一名註冊護士及一名註冊職業治療師為案件主腦,並各自經營一間私營護理機構。廉署人員在行動中搜查多個地點,包括兩間涉案護理機構的辦公室,並檢走多項證物,例如手提電話及大量「社區券」計劃服務紀錄表。
廉政公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鄒佩均表示,社區券可用於日間照顧或家居照顧支援服務,最高面值逾一萬元,而今次偵破的不法行為涉及上門服務,案中主腦是專業醫護人員,兩人自2023年起合作,初期僅得其中一人有經營護理機構,其後兩人拆夥。
被捕人士涉嫌以其醫護專業身份及人脈,唆使市民為家中長者申請參加計劃,並哄騙市民在涉案護理機構做「掛名員工」照顧長者,又為家屬提供速成培訓班,以安排他們自己成為家中的服務提供者。涉案護理機構私下與家屬達成合作協議,表面上由護理機構派員提供服務,實際上無提供服務,有關津貼由涉案機構及家屬拆帳攤分。
調查又發現,有申請人子女本身已有正職,根本無法在日間照顧;涉案人士又涉嫌虛報服務紀錄,以隱瞞護理機構並沒有上門為長者提供服務或服務時數不足的情況。
廉署調查顯示,涉案期間該兩間護理機構透過「社區券」計劃,每月向約20至200名長者提供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獲發津貼共約1,800萬元,部分津貼中,機構確實有提供服務,部分有虛假成分,故實際個案及涉及的金額仍有待調查;而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不排除有進一步執法行動。
社署助理署長甄麗明表示,今次是首次發現有專業人士與接受服務者的家人涉嫌貪污,強調重視社區券服務單位的質素,透過覆核探訪,檢視服務組合、付款與服務紀錄,以及個別使用者時數紀錄,亦會直接訪問長者及家人,確保長者得到合適服務。
社署表示,有不符規定的會向機構提出改善或懲處,若發現機構沒有按照所訂範圍及質素水平提供服務,將停止服務協議,如有涉嫌造假就會轉介執法部門,就涉及今次案件的兩個機構,社署已加強審核紀錄,亦會向長者及家人直接訪談;並參考廉署防貪建議及檢視社區券相關程序,如有不法途徑多領資助,將會悉數追討款項。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