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無提供服務詐騙長者「社區券」 兩主腦在內共5人被捕
廉政公署早前接獲一宗由社會福利署轉介的貪污投訴,懷疑有人用不法貪污手段,透過社署「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詐騙政府津貼。廉署經深入調查後上月採取執法行動,共5人被捕,當中兩名主腦經營兩間護理機構,在申請成為社區券計劃認可服務單位後,以其專業身份拉攏教唆不熟悉社區券計劃的市民參加,訛稱曾上門為長者提供家居照顧服務等,以詐騙政府批出津貼,每位長者每月最高可獲津貼達1萬港元,涉案期間獲發津貼共約1,800萬港元,金額由兩間機構和長者的家人攤分。
廉政公署拘捕2男3女,年齡介乎27至57歲,當中包括1名註冊護士及1名註冊職業治療師為案件主腦,並各自經營一間私營護理機構。廉署人員在行動中搜查多個地點,包括兩間涉案護理機構的辦公室,並檢走多項證物,例如手提電話及大量「社區券」計劃服務記錄表。
廉政公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鄒佩均表示,社區券可用於日間照顧或家居照顧支援服務,最高面值逾1萬港元,而今次偵破的不法行為涉及上門服務,案中主腦是專業醫護人員,他們在2023年起合作,初期僅得其中一人有經營護理機構。被捕人士涉嫌運用醫療專業身份,以及廣闊人脈關係,拉攏教唆不熟悉社區券計劃的市民參加計劃,並叫他們在涉案護理機構接受服務,聲稱可安排家屬成為服務提供者。被捕人會協助申請人到所屬的地區長者中心接受評估,申請人並成功通過社署評估。
涉案護理機構私下與家屬達受合作協議,表面上由護理機構派員提供服務,實際上無提供服務,有關津貼由涉案機構及家屬拆帳攤分。涉案機構為哄騙家屬認為對分行為並無不當,更會為家屬提供速成培訓班,並將家屬僱用為掛名員工,以安排他們自己成為家中的服務提供者。
調查又發現,有申請人子女本身已有正職,根本無法在日間照顧;涉案人士又涉嫌虛報復務記錄,以隱瞞護理機構並沒有上門為長者提供服務或服務時數不足的情況。
廉署調查顯示,涉案期間該兩間護理機構透過「社區券」計劃,每月向約20至200名長者提供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獲發津貼共約1,800萬港元,涉案詐騙金額則有待進一步調查。相關調查仍在進行,廉署不排除有進一步執法行動。
廉署表示,一直為各政府部門檢視工作常規及程序,以減少發生貪污及相關罪行的可能性,絕不容忍有人利用社福政策,詐騙公帑,中飽私囊。除採取執法行動,廉署已主動替社署檢視「社區券」計劃的運作程序,並會進一步提供務實的建議及指引,以杜絕再有同類事件發生。廉署同時呼籲市民提高警惕,切勿受不法之徒唆擺,參與非法勾當。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