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指韋帕強度不及前年超強颱風蘇拉 惟兩者本地風力不遑多讓
颱風「韋帕」襲港期間,天文台接連上調警告信號,昨晨(20日)9時20分發出近年第二個10號颶風,而10號波持續約7個小時。韋帕遠離後,政府綜合報告指截至昨晚7時,共有277人入住臨時庇護中心。而截至昨晚8時,共收到711宗塌樹報告,確認7宗水浸個案。截至昨晚7時40分,33名市民(18男15女)在風暴期間受傷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接受診治。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今日(21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韋帕強度不及前年吹襲香港的超強颱風蘇拉,惟兩者的颶風區同樣影響香港,本地風力程度不遑多讓。
李續稱,昨日10號颶風信號生效期間,長洲、橫瀾島、青洲、大老山及昂坪都錄得颶風,而其他地區普遍錄得烈風或以上程度,韋帕的外圍雨帶亦影響本港,昨日大部分地區的雨量都超過70毫米,新界部分地區和黃大仙更超過140毫米,需要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
李又稱,天文台已預計到韋帕的外圍颶風區會影響香港,故呼籲市民不要掉以輕心,做足防風措施。她又稱,每個熱帶氣旋的結構都有不同,要一直監察及分析,今次韋帕的路徑與預測脗合,於昨日中午在香港以南大約50公里左右掠過。熱帶氣旋韋帕會在今日橫過雷州半島,移向北部灣。
另外,氣象專家、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在另一個電台節目指出,韋帕襲港期間,風力最大的「眼壁」集中在長洲或長洲以南,未有影響市區,若韋帕向北移動多10公里,本港更多地方會受到颶風影響。今次較幸運,韋帕最接近本港期間,風暴潮較明顯時,因本港已經退潮,故昨日水浸不算嚴重。他稱,天文台不同電腦模式有別於以往有不同預測,今次一致預測「韋帕」的路徑進入南中國海後,會較接近香港,令天文台預報信心較大,可以提前發放風暴信息,天文台預測工具已較成熟,誤差已縮減不少。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