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飲翻煲滾水有害健康? 妙用檸檬清除水垢細菌
政府採購「山寨水」風波引起全城關注,食水安全是頭等大事,坊間傳聞指,用電熱水煲不斷翻煲食水,會釋出有害物質,引發外界疑慮,《東呼即應》邀請專家進行分析,食水的硝酸鹽與人體細菌產生化學反應,產生致癌物亞硝酸鹽。而重複煲水形成水垢,積聚太多會孳生細菌,用檸檬煲水浸泡可輕易清除污垢。至於隔夜水存放太久,會孳生細菌或微生物,引致腸胃不適,籲市民切勿飲用。有中醫師提到,經常喝冰水易致胃脹、沒胃口、腹瀉,手冰腳冷人士不適合飲用。
坊間一直有傳聞指用電熱水煲不斷翻煲食水,水會釋出有毒物質及重金屬,長期飲用會加速衰老,甚至致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及健康科學學系助理教授蔡少薇指出,自然的水當中含有微量礦物質及硝酸鹽等其他物質,口水內的細菌或者胃部內的細菌都會將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再進行一個名為亞硝基化的反應,變成與一些癌細胞變異有關聯的亞硝胺,而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不同物質分類,亞硝酸鹽歸類為「Group 2A」可能有致癌性,在動物實驗會有致癌性的一些證據,但到目前為止人類的數據方面仍然不充分。
至於水煲水垢會否對人體有害,蔡少薇稱食水內含有微量的礦物質,當它們溶於水時或者重複煲滾時,有機會因化學反應形成氫氧化物或者氫氧鈣,從人體攝取其實沒有安全風險,但水垢有機會影響水煲的發熱,甚至被堵塞,亦會令細菌有機會積存。蔡指出,使用檸檬、檸檬酸,甚至白醋清潔,可有效溶解以及清潔相關沉澱物,亦可以使用一些過濾系統隔走水內這些物質。
蔡又稱,使用水煲或容器儲水,妥善蓋好放置一天應該沒有問題,相反儲存環境不好或者沒有蓋好煲蓋,隔夜甚至隔多天,細菌或者微生物就可能在水內孳生,飲用受污染的水有機會腸胃不適,所以最重要是水的衞生情況,若飲樽裝水,喝完最好扭好樽蓋。
另外,口水的細菌亦有機會滲入水中,或者打開樽蓋時有機會由空氣中走進細菌,長時間會令到細菌孳生,不是即日新鮮煲好的水或者衞生條件比較差亦建議將水倒掉,重新煲水飲用,水樽亦要定時清洗。
蔡少薇續指,食水是由水箱再經過大廈喉管送到每一個單位,喉管有否老化或生銹都不能確定,所以安全起見家中的水喉水、食用水,均建議煲滾後才飲用。
註冊中醫師劉善如亦提醒喝冰水會傷身,因為人體要保持恒溫,如果喝冰水,身體需要能量將冰水加熱,中醫角度冰水會消耗人體的能量,屬於寒涼,熱水可以為人體帶來能量,屬於溫熱,水溫主要會影響人體的脾胃運化,即是消化功能,中醫認為脾胃喜溫惡寒,如果經常喝冰水容易出現胃脹、沒胃口、腹瀉,特別是陽氣本來已不足夠,經常手冰腳冷的人就更不適合,而適量飲用暖水可以幫助脾胃運化,令氣血運行暢順,消化吸收都變好。
劉善如又提到,如果喝水不足,身體會偏向「陰虛」,常見症狀有身體烘熱、睡覺時流汗、經常口乾、皮膚乾燥,更可能令血液變黏,令身體處於「血瘀」狀態,常見症狀包括出現身體無故痠痛、胸悶、心悸等。他又稱礦泉水內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例如鈣、鎂、鐵、鈉等,有機會與中藥成分起反應,或者阻礙有效成分釋出影響藥效,所以最安全是使用低礦物質的自來水,或者過濾水煎藥。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