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料第三季經濟持續增長 惟勢頭未必如第二季
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3.1%。財政司長陳茂波在本台節目指,增長主要由出口推動,因為出口商憂慮美國關稅,於4月提早出口,預料第三季經濟持續增長,但增長勢頭尤其出口表現,未必及得上第二季。他說近來股市暢旺,市面氣氛好轉,而下半年本港會舉辦多場盛事,將吸引更多旅客來港,如果美國9月降息,對營商環境和資產市場都會帶來幫助。
不過陳茂波指,美國減息進度會受通脹影響,估計下半年減息速度較慢,同時關稅戰仍有不確定性,政府會繼續評估,暫不調整本港全年經濟增長2%至3%的預測。他形容地緣政治風險揮之不去,會視有關風險為客觀存在,規劃未來,又指香港是中美博弈前沿陣地,會就本港金融風險,持續與內地溝通。
香港上半年的新股市場集資額列全球首位,陳茂波認為顯示國際投資者對香港有信心,指投資者最終都視乎投資回報率,以往有人抹黑香港,甚至形容香港是「金融廢墟」,認為説法不攻自破,去年9月底中央推出一系列支援香港金融市場措施後,有資金湧入,尤其是歐美資金,反映企業早前低配資產後,重新平衡。
陳茂波指,股票交易勢頭持續,政府經營賬目2025至26年開始可能有盈餘,不過由於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涉及大量基建工程,在賣地收入仍未恢復下,綜合賬目仍會有赤字,但整體來説,特區財政穩健和健康。
住宅市場表現平穩 鼓勵機構買寫字樓
陳茂波指,住宅市場過去三個月表現平穩,新盤開價貼市並賣得不錯,一手和二手交投量都恢復到一個月5000多宗,接近過去10年平均數。至於非住宅市場,陳茂波指情況比較複雜,寫字樓供過於求有多種原因,包括以前賣出的商業用地,到近幾年落成收割期,導致供應量較大,政府已在供應著手,停賣商業用地;消化用地方面,則要發展經濟,吸引企業來港,同時提供彈性,讓寫字樓轉為其他用途例如學生宿舍,又鼓勵政府以外的機構,如需要地方又有財力,可以買入寫字樓,認為經過一段時間,應該處理得到。
他說店舖面對轉型期痛點,與零售餐飲業轉變緊扣,留意到近期有新型和有特色食肆出現,透過獨特賣點開拓客源。
助內地企業出海 同時引進國際企業輻射內地市場
吸引人才和企業方面,陳茂波指各項人才計劃收到50萬宗申請,批出33萬宗,約23萬人已來港,不少是年輕的金融和創科人才,鼓勵他們舉家來港,壯大香港勞動市場和人才庫。
陳茂波又指,內地鼓勵企業出海,認為企業以本港為平台出海有好處,包括歐洲、中東、東南亞多地都認可香港專業水平,企業亦可聘用香港有國際經驗的人才,同時國際企業可利用作為香港為跳版進入大灣區,並輻射全國市場。他説會繼續做好香港優勢產業,以增加稅收,同時培育新產業和做好培訓,以提升本港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