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NOW健康
圖片 : Shutterstock
抗癌過程艱辛,癌友身心俱疲,為讓社會更關注癌友心理健康,在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代表提議下,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POS)正式決議,將每年4月9日訂為「世界心理腫瘤日」(World Psycho-Oncology Day, WPOD),積極推動癌症病人身心整合照護。
和信醫院響應世界心理腫瘤日
攜手癌友團體呼籲:身心靈照護同等重要
和信治癌中心上午舉辦「和信醫院35週年系列活動 共同響應世界心理腫瘤日」,邀請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長鄭致道,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社群經理陳渃晴、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倡議專員/台癌第17屆抗癌鬥士江珈瑛等多位癌友支持團體與心理腫瘤專家出席。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TPOS)理事長鄭致道表示,在癌症治療的漫長旅程中,除了身體病痛,許多病友承受沉重的情緒壓力與心理煎熬。儘管醫療科技不斷進步,但心理照護常常被忽略,成為治療中的缺口。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長黃達夫表示,該院各項癌症多科整合團隊中均有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共同參與每位病人照護計畫,透過個別諮商、團體治療及家屬支持計畫,達到全人、全程、全家的癌症照護目標,以期癌症病人疾病治療旅程中,身心都獲得最專業、完整的照護。
國際心理腫瘤學會(IPOS)主席 Dr. Wendy Lam 透過影片表示,設立「世界心理腫瘤日」,希望心理腫瘤學正式納入國家與國際等癌症照護指南,也提醒癌友、家屬,在追求身體康復時,心靈的修復也一樣重要。
年輕癌友現身說法:抗癌路上心靈折磨更甚生理疼痛,心理支持是關鍵
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呼籲,衛福部應將心理腫瘤學納入國家癌症照護指南,盼真正落實身心整合的全人醫療照護,為癌友與家庭撐起心理支持的防線。
「心理社會支持在癌症照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方俊凱說,目前醫界已針對肺癌擬定相關指引,衛福部正委託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制定乳癌病友心理腫瘤照護指南,希望未來所有癌別的癌症照護指南都能納入心理照護。
台癌第17屆抗癌鬥士、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倡議專員江珈瑛,20歲罹癌,至今追蹤8年,她表示,在抗癌過程中,最痛苦的不是生理疼痛,而是心靈折磨,治療初期幾乎不敢照鏡子,也不讓朋友探視,生活充滿了無助、失落感,加上復發轉移的恐懼,必須具備足夠的意志力,才能走下去。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父子決裂數十年獲6千萬遺產,遺囑親揭這筆錢背後用意!他嘆人生竟因遺憾變有錢:巨額財產沒給我們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