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進帳萬元卻實收百元 業者盼外送專法保障
外送平台提供民眾多元選擇,卻也衍生不少問題,有一位自己開店的網友在社群貼出收益明細,一共賺了1萬2585元,平台扣掉廣告費用、折扣優惠等,實際上收到的卻只有342元;還有一位在板橋開小吃店的陳老闆,因為平台算錢方式,導致權益受損,平台還不能喊卡,因此立院各黨團,力拚今年通過「外送專法」,希望讓業者有個保障。
香腸和米腸,用炭火烤的滋滋作響,一旁鐵鍋裡,放了滿滿關東煮配料,有時候想來點台灣好味道,卻不想出門,只好動動手指點外送,店家雖說多了銷售管道,但還是會有苦難言。
看看網友分享開店經驗,加入外送平台,一共賺了1萬2585元,平台扣掉廣告費用,折扣優惠等,實際上收到的卻只有342元,只佔總獲利約2.72%,有時鄰居還會說,生意很好喔,但他卻只能苦笑,不是自己賺走的,而且這還不是個案。
小吃店老闆陳先生說:「(平台計算方式)減A再折B,如果這樣子的話,我大概還有20%利潤,訂單來了,我一看我一算,是先扣B再減A,那這樣變成說我就完全沒利潤。」
我們也找到在新北板橋,開酸辣魚小吃的陳先生,上架平台的餐點,也加入優惠計畫,以綜合酸辣粉為例,原先預期,一碗299元打65折,自己再折扣8折給消費者,還有32%抽成可以實拿約108元,但是平台計算方式是,299元先打八折,再用平台優惠65折,再抽32%抽成只能拿到約95元,根本在做賠本生意,平台還不能接受,店家隨時喊卡,因此立法院各黨團,現在要外送專法保障店家權益。
小吃店老闆陳先生說:「我是覺得說(抽成),一定要有一個比例原則。」攤開立院各黨團在專法上,對抽成的訴求,藍營著重訂定「抽成上限」,綠營則強調「費用透明化」,民眾黨則要求「明確揭露各項費用」,但一切細節都還在討論,相關單位希望外送專法,能夠儘速通過,創造店家外送員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延伸閱讀】
◆ 藉拍餐點照偷拍女顧客 外送平台:多留意維護顧客隱私
◆ 李多慧公開YT收益「暖捐50萬給社福」 再刷100份禮物報答台灣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