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鍋中乾坤:一鍋煮千年,鼎、釜、大鍋背後的東西方文化差異大揭秘!

旅讀

發布於 07月16日09:41 • 文_張慧萱/ 旅讀 圖_ 國立故宮博物院、NYPL、The Met、National Gallery

鍋具對於飲食文化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影響了人們對於料理創作的想像。而在炊煮的功能之外,商周常見的鼎,以及威爾斯神話中的大鍋,其中更蘊藏著關於權力與神秘學的意旨。

最近因為移居歐洲,高昂的物價迫使我不得不「洗手作羹湯」。在亞洲常見的炒鍋,到了歐洲卻幾乎看不到其蹤跡──亞洲人常見的炒蔬菜,對於西方人來說其實是難以想像的烹調方式。數千年來,因為緯度、鐵器的冶煉技術、食用油種類的迥異,以及東方人強調情趣合一、西方人注重飲食科學的觀念差異,形塑出東西方不一樣的烹飪器具與方式。

鍋具它影響了人們對於料理創作的想像。中式料理中獨有的烹調技術「炒」,促使炒鍋誕生,進而誕生一系列炒蔬菜、炒肉等料理;西方料理則多用燉煮,因此有Cauldron(大鍋)、Crock(陶罐)等器具流傳。人們每天使用的鍋具中,隱藏著對於自身的文化認同。

鼎、鍋身世超展開

炒菜鍋的台語發音,是「鼎(tiánn)」。鼎的原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即是三足而立的陶鬲。鬲(ㄌㄧˋ)通常會搭配甑(ㄗㄥˋ)使用,成為甗(ㄧㄢˇ),甗的烹調方式類似今日的蒸籠,透過蒸氣催熟食物。另一種常見炊具則是釜,不過釜並沒有三足,外觀更趨近於現代人使用的鍋,其用法可由曹植〈七步詩〉「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窺知一二。鬲與釜是東方早期常用的烹飪鍋具之一,直至夏商周時期青銅鼎等器物誕生,逐漸取代鬲,成為時人主要的炊具。

漢朝《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鼎是調和各種食物滋味的重要寶器;《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在周朝還有專門掌管鼎的職位「亨人」;《春秋公羊傳》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祭祀時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可見,鼎除了是炊具,在夏商周時期更被視作重要的禮器,甚至是王權象徵,因此延伸出「定鼎」、「問鼎」等詞彙。

火鍋這項料理的誕生也與鼎息息相關,商周的祭祀或慶典時會將牛、羊肉切塊放入鼎中一同烹煮,完成後再將食物放入簋(ㄍㄨㄟˇ)中享用,可能是火鍋原型。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銅火鍋,被認為是最早的銅火鍋用具。至明清時期,已經出現銅、鐵、金、銀、錫等材質的鍋具,不同形制的炊具也利於豐富的中式烹調方式。

古代炊器「甗」。圖為仿銅器形制的清代鬥彩花卉紋甗(大明成化年製款)。上部為甑,用來盛放飯食。甑鬲之間,以箅相隔。下部為鬲,用來煮水。©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代的鍑甑。因漢代爐灶普及,可將鍑直接置於灶上受火,三足的鬲遂漸退隱。©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周中期的鳳鳥紋四足鬲。此器原應為四足盉(音同合,古代調酒器),經修補加裝雙耳為四足鬲形。©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代的鋪首銜環甑,附內膽。©國立故宮博物院
陶釜(時代待定)。©國立故宮博物院

西方不見炒鍋身影?

西方炊具中,可以與鼎或釜相互對照的器具是大鍋(Cauldron)。大鍋是吊掛在明火上炊煮的鍋具,該詞源自拉丁語caldrius,代表著「熱」的意思。這項鍋具反映出西方人常使用的燉煮方式,注重凸顯食材原有滋味。中國的鼎代表權力,西方的大鍋則是常見於神話與各類巫術之中。大鍋與魔法與神秘學有所聯繫,像是威爾斯神話中的Pair Dadeni就是能使人復活的大鍋、威爾斯傳說中的不列顛十三件珍寶中,也能看到大鍋的蹤影。

東西方間雖然能找到互相參照的鍋具,功用卻大相徑庭。漢朝時,冶鐵工藝逐漸成熟,魏晉南北朝之後,鐵製鍋具在民間越發流行。導熱性佳的鐵鍋、油脂製取技術的提升與普及,促使炒製技法的誕生。「炒」是中式烹調的獨有手法,西方不見相關烹調方式。彼時西方的烹調方式仍以燉煮與燒烤為主,加上西方食用油多半不耐受高溫,因此炒的形式未在歐洲大陸出現。

從烹調方式差異,能間接了解東西方飲食觀。中式飲食更加注重烹調手法,尤其看重色、香、味俱全;西式飲食則更加強調食材原味,以飲食科學的角度思考營養均衡。

19 世紀插畫家凱特・格林威繪製的插圖中可見大鍋(Cauldron) ©NYPL
西方的大鍋是吊掛在明火上燉煮 ©Wikimedia Commons
瑞士伯恩歷史博物館收藏的銀製大鍋,約西元前150 年至西元前1 年。 ©Wikimedia Commons
約19 至20 世紀〈灰姑娘〉故事插畫裡的壁爐與大鍋。©NYPL
19 世紀的〈School of the Vestals〉,展示出女祭司們守護維斯塔神廟的爐灶。©NYPL
13 或14 世紀法國或南尼德蘭的大鍋,鍋身銘文可譯為「無論誰嘲笑我,我都會用一生去愛」。©Public Domain/ The Met

燉鍋成文化大熔爐

我有位來自塞爾維亞的老師,我們時常分享各自的文化特色。塞爾維亞有道燉菜料理Mu kalica,無獨有偶,鄰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也有一道特色燉菜──波斯尼亞燉鍋(Bosanski lonac)相似。波斯尼亞燉鍋是在陶罐中放入鮮嫩的牛羊肉、胡蘿蔔、馬鈴薯、洋蔥、大蒜等,這道以陶罐烹製的特色料理,展現出東西方融合的文化特色。巴爾幹半島位處東西方十字路口,裡頭有波士尼亞人、塞爾維亞人、羅馬尼亞人、希臘人、土耳其人……。一道燉菜中雜揉了不同的文化與信仰,烹飪用的陶罐不僅是一項炊具,更像是一個文化大熔爐。一口鍋、一道料理,或許能成為人們理解彼此的窗口。

鍋具圖鑑

火鍋(Chafing dish)
西方也有火鍋(Chafing dish),不過它是一種炊具而非一道料理。最初是放在火盆上使用的陶製或鐵製鍋具,後來衍生出以銀、銅製成並搭配三腳架與酒精燈使用的火鍋,是一款適合在餐桌上烹調的器具。19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兼具精巧造型與實用功能的火鍋備受貴族喜愛,這款器具更是優雅的代名詞,與東方的火鍋意涵截然不同。

十八世紀銀製火鍋 ©Public Domain/ The Met

荷蘭鍋(Dutch oven)
荷蘭鍋是一款帶有蓋子的烹飪鍋,最早於18世紀誕生。英國鐵匠Abraham Darby I訪問荷蘭時學習了黃銅鍋的鑄造方法,他尋思著以更便宜的材料取代黃銅,就能壓低價格賣出更多炊具。後來他以鑄鐵為材料,發明出一款擁有三隻腳,能立於營火之上的鑄鐵鍋。在美洲殖民時期,殖民者們喜愛選用具有功能性與耐用性的鑄鐵鍋具,促使荷蘭鍋廣為流行。

©Public Domain/National Gallery of Art
©Public Domain/National Gallery of Art

Handi
Handi是一種流行於印度、巴基斯坦與孟加拉的銅製或陶製鍋具。傳統的Handi多半以陶土製成,碩大的盤口可以盛裝各種印度料理,如印度香飯、印度咖哩等。Dahi Handi則是印度教節日Krishna Janmashtami中重要的器具之一,信徒會在Dahi Handi中裝入奶類製品,接著懸掛空中等待年輕男女打破罐子。

©Wikimedia Commons
©Masud Qazi/Wikimedia Commons

千年炊具大考古

2500 B.C. 新石器時代晚期陶鬲在神州大陸出現
2000 B.C. 青銅鼎在夏商周時期被視為禮器
1000 B.C. 古代西方人使用的大鍋早在西元前便出現
770 B.C. 春秋時期釜隨著灶的發明一同誕生
100B.C. 火鍋(Chafing dish)的原型在龐貝古城遺址中挖掘出土
476 Tangia是一種流行於馬拉喀什的陶罐,當地人會用這種陶罐製作燉菜。其前身為羅馬帝國時期人們用來運送橄欖油的陶罐。
960 宋朝時炒鍋形制逐漸確立
1950 世上第一台電鍋由日本東芝科技(TOSHIBA)推出

毛公鼎 ©國立故宮博物院
韓國的釜 ©국립국어원 CC BY-SA 2.0 KR
©Wikimedia Commons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北京早C晚A──京城咖酒30+》2025年4月號 第158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02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03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04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05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中華旅遊〉台南搭火車 司馬庫斯2日遊

中華日報

台南和逸飯店暑假住房優惠專案!四人入住3999元暢玩500坪親子樂園

景點家

樹林河濱公園山佳荷花池|新北新秘境!超美心形鏡面水池,打造環湖追荷小徑成都市中仙境美景!

銀髮一起玩

夏日旅遊新選擇!宜蘭清水地熱試辦「早8晚6」延長營業時間

新頭殼

清境農場全台最大「高山電影院」開放報名!8/8、8/9每日限400人

新頭殼

吃泡麵剩湯倒哪?日飯店苦勸「別沖水槽或馬桶」 正確做法曝光

TVBS

台中新增借問站報你知 賞鳥鐵馬輕鬆GO!

宜蘭新聞網

離塵不離城,烏布雨林深處的奢華奇蹟,峇里島這家酒店讓你住進現實版阿凡達世界

旅讀

大分魅力全覽|從古老神宮祈福儀式到HELLO KITTY夢幻機場,教你如何聰明玩轉日本九州!

旅讀

超難訂的海鮮餐廳!花蓮欣欣麵館「隱藏版龍蝦鍋」海味爆棚

旅遊雲

買東西學永續生活!宜蘭烏石港六天市集好玩

宜蘭新聞網

清境農場變身高山電影院 限量免費400席開放報名

青年日報

暑假漫遊北海岸 新北推多樣化農村主題輕旅行

青年日報

三鶯線公共藝術首場限定活動體驗傳統技藝 大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觀傳媒

2025台日大港水果祭 首日吸引4.5萬人潮

中央通訊社

漫舞蓮田阡陌細品蓮花餐 桃園蓮花季首創慢食饗宴

台灣好新聞

「荷」你相遇在山豬湖 夏日序曲悄然登場

台灣好新聞

三鶯線藝術活動啟動 首場技藝體驗民眾熱烈參與

中華日報

高雄KTV開打「包廂大戰」! 七家品牌搶進市場

TVBS

2025桃園蓮花季創新登場 蓮香藝術美食與音樂交織

觀傳媒

ISPA紐約年會新作提案徵件開跑 文化部鼓勵團隊報名爭取國際曝光

大媒體

三鶯線公共藝術系列活動開跑!首場限定活動獲民眾熱烈迴響!

勁報

布拉瑞揚舞團美國巡演拉開序幕 美國舞蹈藝術節首演《路吶》圓滿成功

大媒體

臺灣豫劇團超極美力 以英雄氣魄 捍衛愛情與信念

大媒體

從晨曦到星光 漫遊歐亞勾勒夏日奢華味覺之旅

旅奇傳媒

ART FORMOSA國際藝術博覽會 專家學者論壇開講 在後疫情時代藝術品市場變動中掌握投資商機 市場在價值王道中彰顯效益

大媒體

客家戲曲感動歐洲 榮興劇團三城巡演圓滿落幕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曼谷《侏羅紀世界沉浸展》8/8開幕!1800坪恐龍樂園、10大必朝聖亮點搶先看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八達通 Apple上直接用! 2025年最新版 香港八通達交通/付款 一隻iPhone手機搞定

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