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家長10點上班制」明年上路:幼小學生家長縮工時不減薪!網熱議:誰來承擔工作空缺?
韓國光州市率先推出的「小學生家長10點上班制」,將從2026年起在全國擴大實施。 這意味著幼兒與小學生家長可以在不減薪的情況下,每天延後1小時上班,用於陪伴和照顧孩子。 該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此政策主要針對300人以下中小企業,政府會補助企業因工時縮短產生的損失,幫助員工兼顧家庭生活,同時減輕企業人力管理負擔,提升勞資雙方滿意度。
為實現全國推廣,李在明政府已將其納入「育兒期10點上班制」政策、列為國家項目,並於上月29日納入明年財政預算案。 政策適用範圍也從小學生擴展至幼兒,支援期最長可達1年,較光州市現行的2個月大幅延長。
光州市表示,該制度已被慶北、全州、水原等多個地方政府借鑑,成為推廣「工作與家庭兼顧文化」的先行示範。政策全國推行後,家長們將享受不減薪的彈性工時福利,並可能與政府推動的「每週4.5天工作制」形成互補效應,進一步提升工作生活品質。
這項政策立即引起熱議:「工作空缺誰來補… 剩下的人嗎? 會增加人手嗎?」「不結婚的人都要替有孩子的人繳稅,現在連工作空缺都要承擔嗎?」「小學生家長給一小時? 那麼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家長也要給一小時,照顧父母的人也要給一小時吧,大家都一樣辛苦」「孩子畢業後,沒上班的那一小時是不是應該補回來呢?」
整體來看,雖然「10點上班制」意在改善家長工作與家庭平衡,但網友普遍擔心制度落地後的工作分配、公平性與長期影響,意見分歧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