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從土地變現到信託管理,從一個真實故事看:信託,為什麼這麼難?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08月06日02:00 • Gary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在台灣,多數家庭對於財富管理與傳承規畫的概念薄弱,往往等到資產變現或發生變故時,才發現潛藏的財務風險與稅務問題。筆者分享一段親身經歷的財產規畫案例,從土地出售到金錢信託,這一路走來的挑戰與收穫,希望能為更多家庭提供借鏡。

家庭背景與財產變現契機

我們是來自南部純樸的家庭,父母皆已高齡,育有4名子女。父母的主要收入來自房租,月收約數萬元,無其他固定資產收入。長年以來,他們對金錢的觀念較為保守,也從未考慮財富管理的必要性。

幾年前,父親持有的一塊約千坪的土地,臨主要幹道,成為家族資產規畫的重要轉捩點。原先,這塊土地是與遠房親戚共同持有,基於法規,只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持分才能進行分割。因此,透過法律途徑,與親戚達成協議,將土地分割為獨立產權,為後續出售鋪平道路。

父親長年來對這塊土地抱持出售的想法,甚至曾想以低價出售。透過規畫與協調,最終這塊土地在幾年前以市場價順利出售,成功實現父親的多年願望。

資產變現後的關鍵問題:如何降低遺產稅?

土地變現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妥善分配資產,避免未來落入遺產稅的課稅範圍。根據台灣現行法規,若資產未經妥善規畫,未來可能面臨高額遺產稅。尤其是2年內的贈與將被視為遺產,若未提早處理,將讓繼承人承擔沈重的稅負壓力。

在簽約出售前,即向父母說明,若未妥善規畫,這筆資產未來將變成遺產稅的「座上賓」。經過多次家庭內部協調,甚至幾經衝突,父親最終同意以下安排:

1.先將一半資產贈與配偶,避免遺產直接進入課稅範圍。
2.每年定期贈與子女244萬元(每人可享免稅額度),透過逐年贈與的方式,降低未來遺產稅負擔。

雖然過程充滿阻力,甚至讓家族成員一度誤解這樣的安排是「爭產」,但從財務角度來看,這樣的安排是最有利於家庭長遠財富管理的選擇。

銀行與信託的挑戰:為何機構不願推廣?

在這次資產規畫中,也嘗試透過「金錢信託」來保障資產安全。然而,與銀行及金融機構的交涉過程,卻是一場極為現實的考驗。

父親因健康因素行動不便,簽約時需在家中完成。負責履約保證的銀行經理親自率隊到家,原本還積極想爭取財富管理業務,但當他看到父母的年齡及家族背景後,明顯熱情大減。當進一步提出數百萬元的金錢信託計畫,對方更是簽約後就避而不見,最終拒絕提供信託服務。

這不只是個案,而是台灣銀行信託業務的普遍現象。

1.銀行對高齡客戶信託業務興趣低:年長客戶可能面臨認知能力問題,銀行擔心後續責任,寧可不做。
2.信託業務對銀行來說「太麻煩、沒賺頭」:不像投資型保單或理財商品,信託需要長期管理,銀行多數不願推動。
3.金融機構內部的KPI壓力:信託業務雖然是金融監管單位鼓勵的項目,但基層銀行員工面對短期績效壓力,對信託推動興趣不高。

曾嘗試透過家族熟識的銀行,甚至尋求證券子公司協助,卻都碰壁。最後,經過層層轉介,透過一家證券理財專員的協助,聯繫到願意承辦此案的銀行,才順利完成金錢信託的簽約。整個過程,甚至需要律師見證(見證費3萬元),才能讓銀行放心承辦。

家庭財富規畫的啟示與未來思考

透過這次的實戰經驗,深刻體會到,台灣家庭對財富管理的認知不足,往往導致財產處理上的困境。這並非個案,而是普遍現象,每個家庭都可能遇到以下問題:

1.對遺產稅與贈與稅規畫不了解,往往錯失降低稅負的機會。
2.銀行、信託機構推動意願低,缺乏「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導致客戶在各機構間碰壁。
3.家庭內部對資產處理的觀念不同,常導致爭執甚至法律糾紛。

如果今天的案例能讓更多人意識到財富管理的重要性,並開始思考如何提早規畫,那麼這趟「被家人誤解」的過程也算值得了。

我們是否能透過專業協會或政府政策,推動更完善的信託與財富管理服務?

我們是否能促使金融機構提供更適合一般家庭的信託方案,而非只服務高淨值客戶?這些,都是值得所有家庭與金融業者思考的問題。希望台灣的財富管理環境,能夠逐步改善,讓每個家庭的財富傳承變得更加順利與有保障。

讓信託成為守護未來的關鍵工具

台灣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財富管理與資產安全已不再是少數人的課題,而是每個家庭都需要關心的重要議題。「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的成立,正是為了協助更多家庭認識信託的價值,避免因缺乏規畫而導致財務風險或家庭糾紛。我們相信,信託不只是財富管理的工具,更是守護高齡者晚年生活、確保資產安全與順利傳承的關鍵。

如果今天的案例能讓您對資產規畫與信託有更深入的認識,我們誠摯邀請您一同關注信託議題,為自己與家人提早做好準備。讓信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未來保障。加入我們,為高齡者創造更安全、有尊嚴且可持續的財務環境!

本文作者Gary為資深銀行主管,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會員

本文獲「安可人生-信託透視鏡」、「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授權轉載,原文:從土地變現到信託管理:如何為家庭財富傳承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離婚父母,如何保障子女的監護權與遺產?信託3大好處一次看懂
遺產分配可以只留給一個子女嗎?

小檔案_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成立宗旨為保障高齡者的資產安全,為需要「財富傳承與退休安排」的族群努力,宣導信託良善制度,並結合社會資源,提供專業且公正的服務,協助高齡者學習正確的信託理財方式。我們期待透過信託守護未來財務安全,為社會創造更安全、包容且有保障的生活環境。

信託倡議講座邀約: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郭台銘媽媽初永真辭世享嵩壽100歲 當年標會10萬助兒成就鴻海帝國

鏡新聞
02

郭台銘母親辭世/鴻海原始金主初永真 曾助國民黨度過難關

鏡週刊
03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5

日產195億甩手橫濱全球總部 買家背後金主曝光:來自台灣

太報
06

00878、006208、00980A...11月ETF配息出爐!半導體ETF 00891最令人驚豔

商周財富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