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防疫功臣莊人祥自曝罹患胃癌 50歲以下患者正快速增加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07日09:43 • 發布於 10月07日10:00 • 辰蘊如 報導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曾在新冠疫情期間為台灣防疫奮戰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證實去年擔任疾管署署長時診斷出胃癌。這位被譽為「防疫五月天」的公衛專家,在疫情最嚴峻時期擔任指揮中心發言人超過3年,如今傳出罹癌消息令各界震驚。所幸在榮總醫療團隊悉心治療下,莊人祥次長目前恢復良好,他也樂觀表示「祖上有燒香」,感謝醫療團隊與家人的支持。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胃癌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及早發現與預防至關重要。

9成胃癌患者都有它 幽門桿菌是隱形殺手

根據國際醫學機構GLOBOCAN/WCRF逐年統計研究,胃癌每年在全球造成近百萬新增病例與超過65萬人死亡,更令人憂心的是,50歲以下的早發性胃癌正快速增加。在台灣,胃癌位居10大癌症發生第8位及死因第7位,每年新增約3,700人,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2倍。

臺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醫務部部長蘇志盛指出,在眾多胃癌的致病因子中,非賁門部胃癌高達9成患者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這種細菌早在1994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確定一級致癌物,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2至6倍。台灣成年人約3成帶有這種細菌,唯多數感染者為無症狀或輕微胃黏膜發炎,僅約2成會逐漸出現急性潰瘍或慢性胃炎,若持續慢性發炎且合併胃黏膜萎縮或腸化生時,往往已進入癌前病變階段。

胃癌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 及早篩檢是關鍵

蘇志盛醫師表示,胃癌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包括上腹悶脹、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噁心、體重下降等。若出現解黑便、吐血、持續疲倦等警訊,務必立即就醫檢查。而2024年胃癌治療出現重大突破,免疫療法與標靶藥物成為重要選項,現代治療整合營養與心理的領域都重要。

預防仍勝於治療,蘇志盛醫師建議幽門桿菌篩檢與根除具顯著效益,一次處理就能同時預防多種胃部疾病,且越年輕篩檢治療效果越好。日常應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避免生食、減少醃製高鹽食物等習慣。定期健康檢查更不可少,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有效遠離胃癌威脅。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矯正是美好旅程! 隱形矯正帶來3大效益綻放自信笑容
▸雷射越打皮膚越薄?醫破除「皮膚變薄迷思」 揭無針導入新趨勢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