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攻醫學教育 培養有溫度的醫療人才
現在是AI的時代,連醫學教育也吹起科技風!花蓮慈濟醫院導入虛擬化病人,透過AI科技模擬各種病況,幫助醫學生突破時空限制,強化臨床基本功。另一方面,資深醫師也帶著實習醫學生走進病房,和真實病人互動,學習同理心與溝通技巧。慈濟大學看準未來趨勢,打造智慧醫療教育網絡,讓科技與人文並進,培養出更有溫度的醫療人才。
「你好,我是你的護理師,護理師,您好。」
AI科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花蓮慈濟醫院導入虛擬化病人,讓學習更有彈性。
花蓮慈院教學部專責主治醫師 吳仁傑:「問診這個學習,讓它跨越時空的限制,相對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學習環境,因為畢竟(病人)不是一個可以控制的狀態,再來就是我們可以重現一些比較,罕見卻是重要的環境,因為畢竟我們沒有辦法,一直重現一些場景,例如 大量傷患 重大外傷。」
「請熱烈掌聲。」
慈濟大學也與時俱進,與慧治教育協會,以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簽立合作備忘錄,構建AI教育網絡。
慈濟大學副校長 陳宗鷹:「這是一個AI的時代,所以你必須要把數位科技,融入到醫學教育來,慈濟雖然有很豐富的無語良師,良語良師,可是 數位科技,AI的東西是,這是一個趨勢,你是沒有辦法排除它不要用的,所以我們後來的想法,是把它結合起來。」
「先洗手一下,哈嘍,嗨。」
帶領實習醫學生,走入病房,關心住院的孩子。巡診不只是展現醫療技術,更是觀察如何與病人溝通、建立信任與展現同理心的機會。
花蓮慈濟醫院教學部主任 朱紹盈:「理解他的背景故事,他跟我關係的建立,我們的談話可能是,基於過去的很多的經驗,再來一個就是說,有一些身體肢體的接觸這個部分,這個有些時候在膚慰病人的時候,有可能我就拍拍他的肩膀類似這樣,我甚至話都不用說,可能就是站在他的旁邊,這個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相互支持的力量,這個也是AI應該沒有辦法做到的。」
「那我是誰。」
「她罹患高雪氏症(Gaucher's Disease),你們都應該沒有聽過,這案例非常地罕見。」
花蓮慈濟醫院實習醫學生 安蒂拉:「現實生活中的病人,他們在檢查中會展現自己的個性,尤其是小孩子,他們會跑來跑去 玩耍,或者不太配合,這是AI無法展現的,透過現場實地觀察,可以練習如何做出正確決斷。」
花蓮慈濟醫院實習醫學生 郭瑩:「AI它是一個比較被動式的,你要輸入指令,它才會給你回饋,但是像在剛剛,紹盈醫師帶我們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他可以主動觀察,主動提供關懷跟一些照護,這是我覺得很不同的地方。」
AI教學鍛練基本功,真人教學讓學生感受溫度。智慧醫療結合人文關懷,實踐科技與身教並重的醫學教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