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國防會議前夕洛馬罕見曝光「Vectis」匿蹤僚機 鎖定印太及中東戰區
在美國華府郊外年度國防會議前夕,洛馬公司旗下的神秘研發部門「臭鼬工廠」 罕見公開推出新1代匿蹤協同作戰無人機「Vectis」,強調它具備偵察、電子戰、空對空還有空對地作戰等多任務能力,預計兩年內首飛。
這款採用先進低可偵測性設計、可與F-22和F-35等戰機協同作戰的無人僚機,被視為美軍「機器人僚機」計畫的重要布局。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導,洛馬公司旗下、以秘密研發計畫為主的神秘部門「臭鼬工廠」(Skunk Works),稍早對外揭露1款名為「Vectis」的新型無人僚機,具備偵察、電子戰、精準打擊和空中格鬥等多重任務能力。這次罕見公開選在華府郊外的年度國防會議前夕,被視為刻意釋出的戰略訊號,凸顯美國在無人協同作戰領域的積極布局。
The War Zone報導則指出 ,臭鼬工廠並未透露Vectis的實際開發起始時間,只表示此案源自「敏捷無人機框架」(Agile Drone Framework)的開發哲學,也就是優先考量模組化和開放任務系統(open mission systems),以及在指揮和控制架構上的互通性,而非侷限於某一特定硬體。
Vectis這個名稱源自拉丁文,意為「槓桿」(lever)或「杠杆」(pole),也象徵這具平台可帶來的「槓桿力量」。
臭鼬工廠負責人桑切斯(O.J. Sanchez)在簡報中,也向記者表示:「Vectis將為美國及盟軍戰士提供航程、續航力和多任務彈性,包括空對空、空對地和情報偵蒐(ISR)任務。」
不過,當被問到Vectis的具體尺寸或規格時,桑切斯拒絕透露實際數據,只表示Vectis比洛馬公司的F-16戰機小,但比通用多任務卡車(CMMT)飛彈無人機大,顯示它的尺寸範圍頗為寬廣。
通用多任務卡車(CMMT)飛彈無人機。(取自洛馬公司網站)
Vectis可執行空對空、空對地和一般ISR任務
根據臭鼬工廠釋出的Vectis構型圖,Vectis採用無尾(tailless)設計,搭配蘭姆達翼(lambda wing,λ形翼)平面展形,並在機背設有進氣口。它的機首前段可見明顯的鰭線(chine line),鼻形呈鏟狀(shovel-like),機體表面分布多處貼合式天線(conformal antennas)還有感測孔口,凸顯其低可偵測性的設計考量。
另外,官方釋出的短片宣傳畫面更進一步揭露內部剖面:進氣口和排氣口後方設有S形風道及排氣包覆(exhaust shrouding),這類設計不僅能降低雷達反射截面(RCS),也有助於減弱紅外線(IR)特徵,進一步提升整體的匿蹤性能。
目前還不清楚Vectis可搭載的具體彈藥或有效載荷。桑切斯僅表示,Vectis能夠「可重複使用或彈性載荷」(reusable or flexible payloads),但未進一步透露細節。正如前述,Vectis被設計為可執行空對空、空對地和一般ISR任務。在另1段宣傳短片中,Vectis可執行空對地打擊任務,對敵方防空設施發射飛彈。
另外,電子戰(EW)套件和訊號中繼(signal-relay)設備也被視為可能的載荷選項,讓Vectis在情報偵蒐、電子攻防還有精準打擊任務間具備高度彈性。
能靈活用於印太、中東和歐洲等多個戰區
雖然洛馬公司拒絕透露Vectis的大部分規格,只強調「這不是一夕之間能完成的概念設計,而是長期逐步消除風險的成果」,但它強調,Vectis並非為特定合約量身打造,而是具備價格競爭力、能靈活適用於印太、中東和歐洲等多個戰區的多用途平台。
臭鼬工廠曾主導U-2高空偵察機、SR-71「黑鳥式」( Blackbird)偵察機、F-117匿蹤戰機以及RQ-170無人機等經典計畫。外界普遍認為,Vectis的現身符合美軍空軍及海軍尋求「機器人僚機」(robo-wingmen)的趨勢,未來將作為有人戰機的伴飛平台,來共同作戰。
美國海軍已選定洛馬負責建構共通控制系統,顯示這款新型無人僚機將成為下1階段空戰的關鍵1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