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帶動公益 咖啡麻布袋新生命
9 觀看次數臺北萬華的公益團體蘆葦女力,2018年,與咖啡業者合作,利用他們提供的,咖啡豆麻布袋,讓媽媽們,手作出獨一無二的杯套、圍裙,各式實用小物,利用學院方式,在課程中,培養學員生產、設計、銷售,能力,提供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機會;也讓這些,原本要丟棄的豆袋,有了全新面貌,多年下來,也越來越多業者加入,未來雙方也將擴大,循環經濟,持續用工藝捲動公益。
大愛新聞記者 陳品潔:「每天一杯咖啡是不少人的日常,不過您可知道,裝咖啡豆的麻布豆袋,使用後 它們是何去何從,當取出生豆之後,它們都會被當成垃圾丟棄,一年下來大約130萬個(豆袋),等同於36萬個小巨蛋面積。」
連鎖咖啡品牌副總經理 黃佳雯:「本來這些麻布豆袋 ,我每一個月 我是要花幾萬塊的,垃圾處理費去把它丟棄,(合作後)我們自己的物流 ,幫忙女力送到他們的倉儲,那他們就整合所有的,就是社區的中高齡婦女,還有設計師 打版出一個,可以用的麻布豆袋商品。」
用雙手捲動出公益,這個位於萬華、龍山文創基地的小空間,不定期舉辦縫紉課程,學員清一色都是媽媽們,架上由麻布豆袋變身的商品,都出自她們的手。
學員 范文美:「我慢慢就是 培養出一個興趣,然後就是希望在這方面來發展,收穫最多就是(速度)變快了,然後就把東西做到好,一次就做到好。」
蘆葦女力創辦人 康淑華:「事實上它(成品)需要的,不只是生產的婦女,它也包括說 我們怎麼樣,把我們的商品呈現給社會大眾,所以我們也要會展售的人,然後另外是我們也接受到,很多的邀請 譬如說,能夠做一些手作的課程。」
「大張的(布),大家盡量留著做臉。」
從製作、展售,到社會公益,打造出一條龍"女力",不單只是提供就業機會,更多的是,讓她們從作品中找到信心。
「 喜歡這個作品是因為,我覺得它有包含,很多的自己的內在。」
學員 陳瑋岑:「以往就是只能把自己管好而已,可是我覺得加入這個計畫之後,我覺得我好像變成是一員,然後我可以有更大的影響力。」
背後蘊藏的效益,更遠超出想像。
婦女 陳瑋岑:「我們去講環保這些事情的時候,並不會很生硬或很無聊,它就是很有趣地 去讓小朋友,把它放在心裡面。」
蘆葦女力創辦人 康淑華:「它也很挑戰的是,我們怎麼樣把這些概念,再行銷給社會大眾,讓他們一起來支持。」
有了咖啡品牌拋磚引玉,7年下來,越來越多業者投入,下一步、雙方也將順著,這股循環經濟的效益,越擴越大。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