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在鴻海接蘋果專案、加入被Google 32億美元收購的新創!天使投資人建議:新創要學會招募人才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6月23日06:20 • 發布於 06月23日06:27 • 蔡愷恆

在鴻海與蘋果打過交道、加入新創Nest下又被Google收購,現在則是一名天使投資人,這是洪福利的職涯故事。

在鴻海擔任iPod產品線的工程專案管理師期間,洪福利認識了iPod之父,也就是Nest創辦人Tony Fadell。

2011年,台灣在Nest僅有30人團隊時,洪福利與妻子成為該公司的第一號台灣員工。很快地公司被Google以32億美元收購後,洪福利就轉為Google Nest的台灣中心研發負責人,他除了要擴充工程的設計人才外,也需要將Nest的產品「Google化」,推動Google AI與硬體的整合。

歷經與巨頭合作,也有過新創打拚的經驗,洪福利認為創業家必須格外注重人才管理和專案管理的能力。

曾與Apple合作,也被Google併購,2大巨頭生態大不同

「眾所周知,Apple是一個細節控、控制慾很強的公司。」洪福利表示,Apple是頂層決定(top-down)文化,力求將所有事務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從外觀、工業設計到工程設計,乃至外包廠商的材料、施工方法與工具,都要求達到最細節的程度。

這種文化塑造了「使命必達的堅毅」,即使在不可思議的行程安排下,也能完成任務,例如Steve Jobs在iPhone上市前兩三個月仍決定將螢幕材質從塑膠改為玻璃。「這在業界看來荒謬,但Steve要,所以就是做。」洪福利笑著說。

儘管設計主導權不在手,但由於鴻海在營運效率,需要與使命必達的DNA上與Apple非常非常相近,才得以維繫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相對地,身為代工方,鴻海並沒有產品經理,僅有專案管理能力。洪福利提到,建立「強大且龐大的專案管理團隊」,以確保在Apple刁鑽的設計與實際量產的良率、效率和成本。他感慨,因為主控權不在自己手上,必須設法說服客戶採納對量產更有利的建議。

洪福利也特別說明,進入鴻海之後認為專案管理需要有的核心技能——常識、溝通與決定事情輕重緩急。專案管理是實行和運作的中間人,應該具備邏輯判斷能力、了解進度,加上更直接、沒有媒介阻礙的對話管道。在不接觸設計或是其他業務,僅需要管理人員的狀況下,這些都是專案管理職位重要的能力。

轉到Google工作之後,洪福利的角色從在鴻海時的被動者,轉變為在Nest時的主動決策方。同時,他也感受到Google的管理方式差異甚大。

當時Nest被Google收購,Google期望Nest能快速「規模化」並推出多個產品線,台灣團隊也因此快速擴張,甚至有機會主導部分新產品線的設計。然而,Google內部同時存在Google Home與Nest兩個智慧家居產品線,兩者雖然面向不同,但存在嚴重重疊,Google最終於將兩者整併為Google Nest。這波「Google化」的首要步驟就是組織合併與人事調整。由Google Home團隊主導管理層,確保「說同樣語言的人」,也就是共享Google企業價值觀、營運模式和策略方向的人,主導後續的產品藍圖重整。他回憶,「壓力來源不同,但同樣巨大,因為需要對這些議題有更深入、更深入的掌握,而且要自行承擔風險。」

不要只想著募資!對新創來說,招募人才同樣重要

由於待過代工廠、新創公司以及像Google一樣的大企業,洪福利擁有充足且多元的跨國聘用與管理員工經驗,在這些經驗中印象深刻的是,他在Google學到人才招聘流程的「嚴謹度」。

在鴻海工作時期,對於面試官並沒有特別訓練或是要求,不過洪福利進入Google後發現,他們對面試官有嚴格的基本訓練要求,面試官需要上線上課程且具備經驗,並統一對應徵者回答深度與廣度的判斷標準,這些都有白紙黑字的定義,這與台灣許多企業招聘時「人治」的做法有些差異。

洪福利指出,新創雖然在招募人力上面臨較多挑戰,但若能掌握關鍵的人才策略與個體能力,將能加速發展,並成功規模化。

新創公司經常會將焦點聚集於「募資」,不過,公司內也需要有成員一起前進。洪福利建議,招募過程為求快速,Google的「嚴謹」值得參考,也就是對職位與應徵者資歷有較清楚的能力和期待的深度、廣度,這樣做也可以讓面試者對公司有良好的印象。

另一方面,洪福利更是鼓勵非理科背景的人加入新創,「理工業也好,新創也好,我們都需要大量非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協作,才能完成很多任務。」洪福利指出,不是只有理工背景才能進入科技新創,如公關職務在新創圈就極為重要,他相當鼓勵文組學生嘗試申請。

他以自己的經歷當作例子,提到他是材料工程背景,不過也曾擔任過記者、進入鴻海與Nest、Google等不同性質的公司,以鼓勵年情人勇敢邁出第一步,嘗試不同領域。「個人的潛力可能比自己想像的更大。」洪福利強調。

延伸閱讀

從矽谷取經回台,AVA天使投資創辦人:靠「多元專業背景」讓更多人參與早期投資
台灣軟體「一團糟」?在矽谷的軟體人揭2大台美差異:生態系與專業分工
「雇用比你聰明的人!」黃仁勳管理NVIDIA的3大用人哲學
一樣都是PM,「產品經理」和「專案經理」差在哪?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中國需求強勁 輝達向台積電訂30萬片H20

路透社
02

外送餐點新勢力?8/1 關稅大限逼近,市場為何一點動靜也沒有?及其他一週大事

1% STYLE
03

公開數據受限、AI發展卡關!4大協會發布聯合聲明:台灣新創需要更彈性法規環境

創業小聚
04

2025 AI Forum隆重登場,台灣AI正式進入實戰與共創時代

創業小聚
05

日本官員:日美貿易協議保障日方享有晶片及藥品最低稅率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Paul Shieh
06月23日19:2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