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台灣關稅拚15%?中經院連賢明:不只台積電出海,鼎泰豐等產業也要推出去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7月31日10:32 • 發布於 07月31日10:24 • 廖君雅

台灣美國關稅談判正進入關鍵階段,在8月1日截止日前,力拚對美關稅鎖定15%區間,以比照日韓水準。目前,台灣代表團正於華府持續進行最後磋商,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也在台灣關稅揭牌前夕提出應對方案。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啟動10%基本關稅,並另對約60個國家徵收高額「對等關稅」。美國正建立新的關稅分級機制,已與日本、歐盟、韓國等國簽訂框架協議,透過重大投資承諾將最終稅率壓至15%。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強調,8月1日是對等關稅最終生效日,不會再有延期空間。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並非目的,而是迫使他國「低頭」的手段。儘管美方將談判包裝為「對等」,實質上是爭奪不對等的投資權與採購條件。其貿易政策可視為一種延伸的國家安全戰略,核心目標在於降低對外依賴,同時增強美國自身的製造實力與財政穩定。

證交所舉辦「全球經貿重塑贏戰世界新戰局」高峰會。廖君雅攝

證交所舉辦「全球經貿重塑贏戰世界新戰局」高峰會。廖君雅攝

川普貿易政策四大核心

連賢明分析,川普的貿易政策核心可歸納為四點:

1. 產業回流: 透過關稅促使製造業回到美國,創造就業,重建工業基礎。

2. 貿易公平: 認為全球對美國市場享有過多好處,而美國市場對外則無相對的回報。

3. 貿易逆差收斂: 認為過去四年未能有效降低逆差,此次將「課到底」。

4. 彌補財政: 藉由對外課徵關稅,補足其在國內減稅造成的稅收損失,進而維持預算平衡。

連賢明提醒,台灣不應幻想作為盟友就能獲得最低稅率。2024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2025年甚至可能突破千億,如此規模勢必引發川普政府關注。

他預估,考量預算需求(川普減稅四年約需彌補2兆美元,每年需3000至5000億美元),美國每年3.3兆美元進口額若課15%關稅,可創造5000億美元稅收,足以填補財政缺口。因此,台灣的關稅稅率很可能落在15%至20%區間。

台灣產業兩極化 挑戰與應對策略

連賢明警示,台灣與美國關係雖密切,但在川普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下,不宜輕易打「台積電牌」或採取對抗姿態,以免引發半導體技術全面封鎖的災難性後果。

他強調,川普不在乎是否為盟友,加拿大也曾是其制裁對象。此外,台灣還面臨「洗產地」問題,即許多中國企業透過將生產線遷至東南亞,名義上避開關稅,但實質利益仍歸中國,導致美國就業未回流。

中經院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台灣整體出口對美貿易占比已攀升至38.3%、躍升第一,超越中國與香港合計的27.1%,顯示貿易重心轉移,但背後隱憂是產業結構過度偏向資通訊(ICT)和半導體(兩者合計占比達77.38%),而傳統產業(包括石化、鋼鐵、水泥、紡織與機械等加總僅剩14.35%)則面臨困境。

連賢明形容這樣的產業兩樣情為「冰火兩重天」,未跟上AI趨勢的傳產受中國傾銷衝擊,將更為慘烈。

連賢明警示,在川普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下,台灣不宜輕易打「台積電牌」或採取對抗姿態。圖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張智傑攝

連賢明警示,在川普現實主義的外交政策下,台灣不宜輕易打「台積電牌」或採取對抗姿態。圖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張智傑攝

認清川普要什麼 ,化危機為轉機

連賢明提醒,川普上任百日內簽署的行政命令數量已與拜登相當,預示未來將是「全面介入,無所不控」的動盪年代。台灣社會與企業必須提前準備,不應驚慌,而是積極應對挑戰。尤其考量台美貿易逆差偏高,川普可能要求台灣「投資換減稅」的模式已然成形。

「我們在想,能不能趁這一波對美投資,不只把半導體帶過去,也把傳統產業和服務業帶出去?」連賢明提出新構想。

他指出,台灣的餐飲與服務業雖具文化優勢,卻缺乏國際化經驗,難以發展海外市場。若能善用這波全球化機會,也許可培養出金融、法務、照護等跨國專業人才。

美方強調台灣應擴大對美投資、遷移半導體供應鏈,對台而言是一項艱鉅挑戰。「我們真的能把所有先進製程廠都留在台灣嗎?有足夠的水電、土地、基礎建設資源嗎?」他拋出質疑。

連賢明建議,應該把危機視為轉機,趁勢把台灣傳產與服務業視為跟半導體共同出海的第二座引擎,例如鼎泰豐這樣的餐飲品牌已證明國際競爭力。一旦打造出法務、金融、照護、教育等全球服務模式,就不只輸出商品,而是輸出整個商業系統與管理模式。

舉例來說,政府應打造對美投資的一站式窗口,協助傳產、金融、服務等非科技業者一同布局,而非讓半導體單打獨鬥。若樂觀以待,這將是實現再平衡與國際化的契機,也能補足過去台商在中國投資不甚成功的經驗;但若悲觀看待,恐將再次出現產業空洞化現象,「變成只是把技術送出去,本土產業卻原地踏步。」

至於外界關注川普上任後的政策變化,連賢明提醒,台灣不宜驚慌失措。「現在才過100天,不要想太多,還有1000天。」他指出,川普上任百日內發布的行政命令數量,已與拜登相當,依此趨勢,川普恐怕會成為近3、40年來簽署行政命令最多的美國總統。

「川普什麼都管,連紐約街道的顏色、水溝設計都要插手,這就是川普的風格——全面介入,無所不控。」連賢明語重心長地提醒:「未來將是極為動盪的年代,台灣社會與企業必須提前準備。很多事情不是對或錯,而是我們必須面對、必須應對的挑戰。」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台積電洩密案》好大膽!工程師約在竹科星巴克翻拍資料被活捉

自由電子報
02

18年前淡水河1具「無名屍」竟是留美學霸 胞妹淚謝…獲土地公「立杯」

太報
03

員警半夜在分隔島拔香菇惹議 高市府說話了

NOWNEWS今日新聞
04

快訊/基隆火警!屋主跑回去滅火受困身亡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大貨車卡平交道!司機爬車頂觸電送醫 台鐵湖口至新豐一度雙向不通

民視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更新】買賣煤炭涉關係人交易未揭露 昶虹國際總座50萬元交保

太報

大貨車頂卡電纜 駕駛排除過程觸高壓電受傷送醫

中廣新聞網

懶人包》黎明幼兒園土地爭議再掀波瀾 園長林金連:土地早已移轉

新頭殼

違法發行特別股吸金逾億 絕對能源負責人深夜移送複訊

太報

痛斥網路貼文惡意栽贓抹黑 吳敦義提告毀謗罪訴究

新頭殼

加強城市外交 盧秀燕深夜啟程出訪澳洲

自由電子報

「對行員說是貨款」真有鬼! 警銀聯手攔下投資詐騙

台灣好新聞

嘉榮社區衛教講座守護榮民眷及長輩健康

勁報

烏克蘭國會跨黨派議員首度組團訪台 盼台烏官方未來能交流

太報

府院備戰八月中旬「半導體關稅」 分析師:恐20%以上

EBC 東森新聞

川普逼台灣殘酷二選一?犧牲台積電還是撒4000億美元 郭正亮:其中一項是真的

風傳媒
影音

昶虹國際爆假財報涉隱匿億元煤炭交易 前董座遭搜索移送

民視新聞影音

昶虹國際爆假財報涉隱匿億元煤炭交易 前董座遭搜索移送

民視新聞網

巨可愛!高雄「超大型菇菇」變打卡聖地

NOWNEWS今日新聞

深夜出訪澳洲 盧秀燕:與中央分進合擊 因應美國關稅影響

自由電子報

開戰! 苗博雅合體「納粹鷹」 羅智強:又要切割?

TVBS

火舌狂竄屋主遭濃煙嗆亡 妻:疑想關總電源重返火場

鏡新聞

反罷延長賽! 挺羅明才 藍委喊「1席都不能少」

TVBS

盧秀燕率團出訪澳洲(1)(圖)

中央通訊社

盧秀燕率團出訪澳洲(2)(圖)

中央通訊社

盧秀燕訪澳洲 盼中央地方分進合擊讓關稅危機變轉機

中央通訊社

北檢偵辦2大案!絕對創新涉吸金破億 昶虹國際違反證交法

台視

詹能智遭砍殺命案 康姓共犯依殺人罪移送地檢複訊

台視

詹智能遭刺殺! 主嫌「羈押禁見」 共犯殺人罪送辦

TVBS

軍民合力 加速雲嘉南災後重建

青年日報
影音

砍死河智媛老闆凶手羈押禁見 同行友人落網、依殺人罪移送

民視新聞影音

砍死河智媛老闆凶手羈押禁見 同行友人落網、依殺人罪移送

民視新聞網

盧秀燕盼與中央一條心 將關稅危機變成轉機

NOWNEWS今日新聞

糾紛未了!蔡阿嘎突襲蘿拉x老家麵店 捧場宣傳盼生意好才有錢還

TVBS
影音

拚外交? 盧秀燕突宣布"訪澳洲7天" 陳柏惟:想選總統

民視新聞影音

拚外交? 盧秀燕突宣布"訪澳洲7天" 陳柏惟:想選總統

民視新聞網

高雄仁武突停電!190戶無冷氣熱翻 台電緊急搶修已復電

台視

廣東省屈公病例飆升列警示 陸委會提醒審慎考慮前往

太報

南橫5口墜谷案新進度!大石旁尋獲1屍塊送驗

NOWNEWS今日新聞

擴大適用範圍 卓揆裁示調整「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名稱

自由電子報

啦啦隊經紀人詹智能遭刺殺 凶嫌友同列殺人罪嫌(圖)

中央通訊社

涉啦啦隊經紀人命案 凶嫌同行友人被列殺人罪嫌

中央通訊社

東海女大生慘死輪下 家屬控巨業只肯30萬元和解

自由電子報

金門辦青銀共融志願服務提升跨世代學習與尊重

勁報

台積電驚爆內鬼!2奈米製程技術外洩 手機翻拍近千張機密圖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