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音樂

德勒斯登三臂指揮機器人 成功挑戰多節奏複雜曲目

MUZIK古典樂刊

發布於 2024年11月07日06:46

▲(photo: David.Suenderhauf/Hellerau hall)

新款三臂指揮機器人MAiRA Pro S,10月12日於Hellerau hall首登舞臺,為慶祝德勒斯登交響樂團(Dresdner Sinfoniker )成立25週年進行演出,展示了目前最尖端的機器指揮技術。

這場節目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仍為真人指揮,下半場則由MAiRA Pro S擔綱,指揮Andreas Gundlach寫給16把銅管與4位打擊樂手的作品——該曲速度甚有參差,有些人正在演奏加速樂段時,另一些人的音樂可能正在減速,且樂團分為三部——憑機器指揮手上三支不同顏色的短光棒,才有序地交叉,形成特別的節奏。

Gundlach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指出,MAiRA的技術讓此曲順利進行,聽起來確實合在一起。

該團藝術總監Markus Rindt受訪時表示,這個機器人指揮的夢想,在他23年前排練複雜曲目時即已開始蘊釀,當時一位低音管手跟他說:「你指的是單簧管的3/4拍,但我得吹5/8拍,根本完全不一樣啊,我該怎麼辦?沒人在指揮我嗎?」,而他只能回答:「我不是機器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indt與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CeTI(人機互動觸覺網路中心,Centre for Tactile Internet with Human-in-the-Loop)的專家合作,基於機器人和人類合作非競爭的原則共同創新。

不過在MAiRA面世之前,當然已有其他人進行過類似的嘗試:2008年,一具1.2公尺高的自動指揮,就帶領底特律交響樂團演奏了Mitch Leigh《Man from La Mancha》的〈The Impossible Dream〉;九年之後,波伽利(Andrea Bocelli)又與雙臂指揮機器人YuMi及Lucca愛樂在比薩合作演出;去年7月,安卓機器人也在韓國首爾國家劇院登上了指揮臺。

跟以往的「前輩們」相比,更強大的MAiRA每隻手臂裝備七個關節,讓它可以往任何方向伸長、作動,還有防範指揮動作過大、以免傷及機身或樂團團員的安全設計。Rindt在兩年的時間裡,曾為其示範超過40次手臂動作,好訓練它學習像人類一般地指揮,並能逐漸適應及整合愈加複雜的音樂內容。

Rindt也說明,所謂機器指揮,其用途並非取代人類,而是為演出真人無法指揮的複雜作品所設。

據當地媒體報導,MAiRA的這回初亮相受到熱烈歡迎,且於隔日舉行了現場直播音樂會。

原文出處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音樂相關文章

01

張秀卿中秋打頭陣 台語金曲嗨翻廟街 〈車站〉大合唱

EBC 東森娛樂
02

白安和他好曖昧!重現親密畫面 最後一個願望祝金馬

EBC 東森娛樂
03

好樂團十年告白 × PiA吳蓓雅離婚初體驗 × LINION 自己自己 Soundscape 秋季聽歌會 LIVE 首唱!

MTV 娛樂台
04

羅大佑暢談歌曲創作情感意境 表態欣賞鄧雨賢的正氣愛情觀:「失戀也不可以失志!」

MTV 娛樂台
05

【影片】新生代人氣女團izna新歌〈Mamma Mia〉Showcase舞台,MV短短一天突破500萬觀看

韓星網
06

「情歌王子」張信哲首次蒞臨那那大師節目獻唱 「潮水女神」淚灑現場迎接

MTV 娛樂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