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花蓮洪災沖走矯具 門諾團隊助8歲恩恩重新踏上求學路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21日15:28 • 發布於 10月21日07:3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花蓮報導】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潰決,家家戶戶泡在淤泥裡。8歲的恩恩因腦性麻痺,行走需靠足踝矯具輔助,卻在洪水中失去了這雙「腳」。媽媽心急如焚打電話到門諾醫院求助,義肢矯具中心聽聞後立刻接案,從丈量、設計、製模到試穿,不僅全程免費,還貼心為他印製最愛的小汽車圖案,僅用6天就趕工完成,讓恩恩能更安全踏上求學之路。

堰塞湖潰決讓花蓮居民嚴重受創 8歲童每天穿的矯具被沖走

恩恩一家在這場洪水中受創嚴重,屋內水淹約6、70公分。媽媽回憶,當時能拿的先拿,來不及的只能放棄,「傢俱、家電全壞了,但最讓我心疼的,是他每天都要穿的矯具被沖走了。」沒有矯具,恩恩行走間就容易墊腳尖、失去平衡,一不注意就跌倒。這幾天,他一邊看著泡水的房間,一邊不停問:「媽媽,我的鞋子不見了,那我怎麼去上學?學校有沒有被沖走?」

「他真的很想去上學。」媽媽紅著眼說。洪水退去後,交通車還沒恢復,但恩恩天天吵著想背書包。於是,她鼓起勇氣撥通門諾醫院的電話:「能不能幫我孩子重新做一副矯具?」接到電話的是門諾醫院義肢矯具中心資深治療師吳健銘。他回憶:「媽媽打來時語氣很急,她說孩子走不穩,怕他跌倒受傷。我們知道他是長期服務個案,就立刻安排到府評估。」

恩恩是腦性麻痺患者,雙腳肌力張力過高、走路常墊腳尖。吳健銘說:「踝足矯具能幫他穩定踝關節、減少跌倒風險。」團隊前往光復時,道路仍滿是泥濘,他們在屋前搭臨時桌進行測量。原本矯具製作需2至3週,團隊特別加快進度,從設計到完工只花6天。吳健銘笑說:「我們還幫他加上卡通圖案,印上他最愛的小汽車,希望他戴上時會開心一點。」

新矯具送達那天,恩恩試著穿上鞋、慢慢站起來,步伐雖略顫抖,卻明顯穩了許多。看著孩子重新踏出那一步,媽媽滿意地說:「他好開心,還一直跟我說:「媽媽我可以去上學了!」

▲治療師趕工製作矯具。(圖/門諾醫院提供)

團隊還特別準備了兩雙鞋送給恩恩,一雙讓他外出上學,一雙留在家裡練步。「孩子的腳在長,鞋子要配合矯具,太緊或太鬆都不行。」吳健銘說,這次不只為他趕工,更希望能讓家人安心。

花蓮洪災中有6人失去義肢或輔具 門諾團隊持續到府評估協助

洪災過後,恩恩一家仍在努力整理家園。媽媽說,牆壁還沒刷、家具全報廢、電器也未全部恢復,只能依靠物資站供應三餐,「能平安就已經感恩了。」她特別感謝門諾義肢矯具中心的協助:「孩子能重新穿上矯具回到學校,我心裡那塊石頭終於放下來。」

幾天後,恩恩背著新書包、穿著印著小汽車的矯具,笑嘻嘻地走進學校。操場上,他和同學一起跑、一起笑,陽光映在他腳上那雙嶄新的矯具上,閃閃發亮。「他笑起來的樣子,真的比什麼都珍貴。」吳健銘說,對團隊來說,這不只是一次製具任務,更是一場關於「希望」的修復工程。

光復鄉這次洪災中,共有6位使用義肢或輔具的居民失去矯具。門諾團隊持續到府評估、重製矯具或義肢,全程免費協助。吳健銘說:「有的失去義肢、有的輪椅被沖走,我們一個個去看,一個個重配。能讓他們重新走上路,就是最好的復原。」

# 首圖來源/門諾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近視是一種疾病!醫籲兒童近視及早控制 避免高度近視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