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烏克蘭戰後重建商機 花旗盼攜手美國政府推動「債務換重建」融資計畫
在近3年半的俄烏戰爭持續中、雙普會落幕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正推動一項看似勝算不大、但極具挑戰性的融資計畫,目標是協助烏克蘭籌措戰後重建資金,同時在未來龐大的烏克蘭重建商機預先卡位。
彭博新聞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花旗自去年底便開始與投資人接觸,討論這項「債務換重建」(debt-for-reconstruction swap)的潛在交易計畫。這將是投資銀行首次推動這類融資結構。
這項計畫將協助烏克蘭國營電網營運商Ukrenergo以更優惠的條件重組部分債務,藉以節省資金,用於修復因俄羅斯持續攻擊而受損的電力基礎設施。
花旗的努力能否成功,部分將取決於雙普會的結果。即便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花旗仍持續推進,顯示其急切希望參與烏克蘭重建。
知情人士表示,花旗是在去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不久啟動這項提案,當時外界冀望他能履行競選承諾,迅速結束俄烏戰爭。不過,投資人迄今反應不一,原因在於烏克蘭局勢瞬息萬變。雖然川普多次表態要終止戰爭,但俄羅斯仍持續甚至加劇攻擊。
世界銀行估計,烏克蘭這場近3年半的戰爭已造成經濟與城市嚴重毀壞,重建成本高達5240億美元(約15兆7300億元台幣)。花旗在此時推動方案,被視為急於插旗烏克蘭重建市場的積極行動。
知情人士指出,迄今年5月時,花旗以7.5億至10億美元為目標交易規模。
花旗是唯一一家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仍留在烏克蘭的華爾街銀行,當地客戶數約500個,包括烏克蘭政府。
花旗全球公共部門銀行業務前主管摩納科(Julie Monaco)今年6月時曾表示,戰後烏克蘭將帶來「大量機會」。其接任者馮菲德堡(Stephanie von Friedeburg)則強調,花旗希望建立更多「債務換發展」案例,協助各國政府以再融資減輕債務,並將節省下的資金投入促進經濟繁榮的計畫。
花旗的業務考量之一,則是希望藉此進軍ESG債務交換市場,此前已有摩根大通、渣打、三菱日聯等銀行在去年進入市場。
近年來,烏克蘭及多家國營企業持續進行債務重組,以釋放資金支持戰事與基礎建設。2023年,基輔政府與投資人達成205億美元債券重組協議,目前仍需與債權人就26億美元GDP掛鉤債券,以及7億美元的嘉吉(Cargill)金融貸款展開談判。Ukrenergo也正進行8.25億美元債券重整,烏克蘭國營鐵路公司亦聘請顧問協助管理龐大債務。
此外,花旗今年稍早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簽署1億美元循環信貸額度,以支援烏克蘭企業的外匯需求。同時,花旗也與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合作,推動烏克蘭房貸市場。
若這項「債務換重建」計畫得以推進,DFC預料將參與其中,並可能提供政治風險保險,以吸引私人投資人。
川普曾暗示,他希望利用第一任期內創建的DFC,作為推進美國海外利益的槓桿。 DFC將管理美國與烏克蘭今年4月底簽署的重建及礦產協議,這份協議授予美國參與開發烏克蘭自然資源的新投資計畫的優先權。
2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花旗集團成功推動債務互換,DFC很可能會參與其中。該機構先前曾參與貝里斯、厄瓜多、薩爾瓦多和加彭的類似交易,提供政治風險保險,使這些交易對私人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DFC發言人拒絕對此新聞置評。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