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熱議「00後凝視/Z世代凝視」席捲職場!不是挑釁、目中無人,解讀職場世代矛盾
TikTok、小紅書上瘋傳的「00後凝視/Z世代凝視(Gen Z Stare)」影片迅速竄紅,影片中大家模仿Z世代年輕人面無表情、直視不語的模樣,引發大眾熱烈討稐!這種凝視方式很容易引發年長一代的人誤解,認為這是挑釁、目中無人、優越感,甚至是愚蠢的行為,然而實際上,這種凝視背後的真相並非如此⸺原來疫情的影響這麼大!
TikTok熱門話題「00後凝視/Z世代凝視」是什麼?
你有沒有在公司遇過這樣的人⸺當你講完話時,不曉得對方有沒有聽懂,因為他只是盯著你看,什麼反應也沒有?近日在TikTok上,一種名為「00後凝視/Z世代凝視(Gen Z Stare)」的表情迅速竄紅⸺面無表情、眼神空洞、情緒幾乎沒有外露,彷彿陷入沉思或神遊,靈魂全然抽離現場的狀態。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已經成為一種罕見的社群媒體熱潮,有點像是「千禧停頓(millennial pause)」的翻版。而這種凝視被誇張化演繹,配上搞笑字幕或音效,在TikTok成為熱議話題!
[TikTok Insert|@haleyybaylee|7526241400074030391|https://www.tiktok.com/@haleyybaylee/video/7526241400074030391|TikTok Insert End]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特徵1:幾乎沒有表情變化
無論是愉快、驚訝或困惑,這些Z世代的年輕人都不會有明顯的表情起伏,就算挨罵了,反應也很平淡,甚至依舊面無表情。而這種有時候會被誤認為是「死亡凝視」的眼神,也經常在職場中被上一代的上司或同事反感。
圖片來源:《金字塔遊戲》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特徵2:眼神直視或放空
開會時,其他人發表完自己的部分,但坐在台下的Z世代新人卻兩眼放空;主管解釋了新人哪個環節出錯、如何改進,對方卻像僵屍一樣仍然兩眼直直盯著對方看,沒有說話,讓人不知道他究竟有沒有聽懂。
圖片來源:《媽媽朋友的兒子》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特徵3:反應遲鈍或沒有反應
而除了在職場裡有這種現象,很多在餐廳、飲料店上班的人也提到,Z世代年輕人常常在點完自己要的東西後就開始放空、神遊,後面無論店員再多問什麼、確認餐點,這些人都不會有任何反應,或是需要店員重複很多次,才會反應過來。
圖片來源:《流氓讀書會》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特徵4:氛圍冷靜甚至略顯距離感
由於Z世代年輕人在大多數的環境中,都很常出現這類凝視的表情,因此周遭容易散發出一種疏離、有距離感的氣場,讓人覺得不好接近,甚至陌生人或不熟的同事會以為對方脾氣差、不好相處。
圖片來源:《柔美的細胞小將2》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是挑釁、目中無人?
日前小紅書上一名網友上傳一篇標題為「新來的實習生總是這個表情啥意思?」獲得4.8萬個讚,引發大家熱烈討論,網友表示實習生總是這樣呆呆地看著他,好像聽不懂,又好像沒在聽。在大部分的職場文化中,尤其是上一代成長背景下,「即時回應、保持微笑、用眼神表達友善」被視為基本禮貌。然而,當Z世代員工以「00後凝視」的方式與人互動時,缺乏表情和反饋的外在表現經常被誤解為是挑釁、目中無人、缺乏合作意願、難搞、優越感甚至愚蠢。
圖片來源:小紅書@Moon
[TikTok Insert|@7newsaustralia|7527207887102332168|https://www.tiktok.com/@7newsaustralia/video/7527207887102332168|TikTok Insert End]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背後的真相
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00後凝視」時,會誤以為這是一種挑釁或不屑的表情,尤其在職場、家庭或與長輩互動時,常常被解讀成「不尊重人」的表現。但其實,這種凝視背後的成因和表面看到的完全不同。
圖片來源:《柔美的細胞小將2》
首先,疫情的影響是關鍵之一!Z世代(特別是2000年後出生的人)有一段重要的青春期,是在長時間居家、線上上課、減少社交接觸的情況下度過的。當電腦與手機螢幕取代了面對面互動,意味著他們與人交流的經驗比以往世代更少,眼神的運用習慣自然也不同,凝視的方式顯得更直接、更沒有情緒鋪墊,因為他們在網路鏡頭裡習慣了「盯著螢幕」,而不是「與人對話時附帶笑容」,所以這種凝視其實並非不屑或放空,而是「不知所措」。
圖片來源:《我們相愛過的一切》
當然,3C產品使用時間過長也默默塑造了這種凝視。長時間面對螢幕,會讓眼睛在靜止的注視中習慣缺乏情緒波動的表情,再加上短影片文化的影響,人們習慣用幾秒鐘的專注凝視來吸引注意,反而減少了傳統對話中那種隨時調整表情的柔和感。久而久之,這樣的「螢幕注視」被帶入現實互動中,形成了如今流行的「00後凝視/Z世代凝視」。
圖片來源:《流星》
除此之外,現今的時代已經不同以往。以前眼神交流往往承載著禮儀與情感表達,適度的迴避或微笑是被認可的尊重;但對於Z世代來說,他們成長在一個更平等、更強調自我表達的時代,不再認為「直視」需要特別包裝成友好或謙卑。他們的眼神更像是一種中立的觀察,不帶攻擊性,但也不刻意示好。這種直視在不同世代眼中自然會有不同解讀。
圖片來源:《流星》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種「故意不禮貌」的行為,而是疫情環境、文化價值轉變,以及長期數位互動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是因為世代之間的溝通習慣差異,讓這種凝視在不同年齡層之間容易被誤會,成了社群平台上熱議的現象。
圖片來源:《媽媽朋友的兒子》
「00後凝視/Z世代凝視」世代差異的融合與調解
年長一代的老闆或同事很容易忽視了世代的差異,對「00後凝視」產生誤解,再加上現今Z世代在職場中更傾向於捍衛自身權益,因此雙方容易在互相不理解的情況下引發衝突。Cortico-X 總裁 Sujay Saha 表示:「『不要以貌取人』這句老話放在這裡同樣適用。Z世代凝視是長久以來對年輕一代的誤判之一。」而現今職場真正的挑戰在於,新一代員工的行為與多數人長期遵守的職場規範差距不斷擴大,誤解彼此的溝通風格和肢體語言,會錯失建立聯繫的機會。
圖片來源:《柔美的細胞小將》
「雇主必須了解如何與Z世代建立聯繫,可以觀察看看Z世代與朋友或在餐廳時與人的互動,從而識別他們認為的『真正的交流』是什麼,然後將這些觀察運用到員工培訓的設計中。」Sujay Saha 呼籲大眾,與其譴責、用刻板印象批評和抨擊Z世代的「凝視」行為,不如換個角度,去理解他們所處的獨特背景如何能推動公司走向新的方向。
圖片來源:《一半的一半》
延伸閱讀:從「躺平族」變「老鼠人」——TikTok 、小红書都在討論的「老鼠人文化」是什麼?
延伸閱讀:TikTok 爆紅「Flip Phone Summer」是什麼?復古翻蓋手機掀慢生活風潮,連韓韶禧都淪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