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沉浸式藝術!水下考古、聲音裝置與MR技術微妙交織!
歷史並未沉沒,只是換了另一種方式訴說。《沉沒的聲音》結合水下考古、聲音藝術與MR體驗,帶領觀眾進入海底世界的隱秘對話。《沉沒的聲音》由藝術家許家維攜手國立清華大學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結合水下考古、水下聲學與虛擬實境技術。展覽以甲午戰爭的「廣丙艦」、二戰時期的「山藤丸」與「滿星丸」沉船為核心,實地拍攝考古隊潛入海底的作業場景,並透過聲納、水下錄音與表演裝置,構築出與沉船對話的藝術語境。
MR沉浸式體驗
不同於傳統展覽,《沉沒的聲音》特別設計多人連線的MR沉浸體驗。觀眾將佩戴頭盔,進入由錄像裝置、聲響與雕塑構成的多層次場域,在其中聆聽褒歌〈討海歌〉的即興演唱、感受沉船海域的環境聲景,甚至遇見數位替身所演奏的軍樂。整場體驗如同穿越時空,從海底航行至歷史的深處。
聲音與歷史的交織
展覽透過特殊的聲音裝置與混音設計,將清朝水師軍樂、即時混音、水下樂器演奏與聲納訊號串連在一起。這些聲響不只是聲音實驗,更是對歷史記憶的再現,讓觀眾彷彿與沉船進行深層對話。每一個聲音片段,都承載著時代的印記與文化的軌跡。
靜態展覽與表演雙模式
《沉沒的聲音》包含靜態展覽模式與MR演出兩種形式。觀眾在靜態展覽中能欣賞裝置與錄像,而在MR演出時,將進一步進入沉浸式場景。演出每週四至週日舉行,需事先報名,每場限額10人,以確保體驗品質。九月起加開每日3場,讓更多觀眾能親身參與這場獨特的藝術之旅。
觀展提醒與特別規劃
為維護演出品質,觀眾需脫鞋入場並遵守場館規範。每場MR演出長約50分鐘,其中20分鐘需配戴頭盔。若參與人數不足3人,場次將取消。北美館透過此計畫,讓藝術、歷史與科技相互激盪,不僅展現前衛創新的藝術實踐,也開啟人們對海洋文化資產的全新想像。
【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 TFAM Net.Open│沉沒的聲音】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9月28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E展間
票價資訊:50/人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捷克平面設計經典大展!百年視覺藝術美學台北登場!
延伸閱讀//童年回憶殺!魔法阿媽降臨台北華山 望北茶亭快閃展限定登場
圖片來源:IG@dust._journey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