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檢抗告成功 高院撤銷柯文哲交保 因這理由要北院解釋清楚
台灣高等法院今(12)日做成撤銷台北地院對民眾黨創黨主席柯文哲的交保裁定,將發回北院更裁,等於讓交保案「回到原點」,未來出現維持但更改交保條件,另一個是續押不同意交保的兩種可能。一位律師指出「只是要北院重新考量而已,在北院開庭完重新裁定前都是自由身。」
高院發回北院更裁,結果出來前仍是自由身
民眾黨人士在看完高院裁定內容後,對於北院維持但更改交保條件相當有信心,認為發回後,不至於會撤銷柯文哲的交保。律師也稱,發回更裁的意思是要北院重新考量,在北院開庭完重新裁定前,柯文哲都還是自由之身。
柯文哲因深陷京華城弊案,歷經北檢抗告,已經3進3出看守所,共羈押363天後,北院於5日裁定7000萬元交保,8日才完成交保離開看守所。
北檢在9日第4度提出抗告,列出5大理由,高院在11日收案,並在今日撤銷裁定,發回北院更裁,引發柯文哲可能再度回籠變數。
重要證人已完成詰問,高院認定北院一個月內理由反覆
民眾黨在獲知消息後立即緊急開會討論,核心人士對此指出,除非台北地院法官判斷審理至今,可推斷犯罪嫌疑證據還有待明確且要防止串供,才有理由續押。
但他強調,目前重要證人都已傳喚完畢,證詞均已鞏固,沒有續押柯文哲的理由,同時保釋金高達7000萬元,後續應有可能會再更改交保條件。
政治觀察家在研究高院更裁理由後表示,高院主要是目的是要地院解釋清楚,為何一個月前曾說柯文哲有串證之慮,一個月後又變成沒有串證之慮,請地院寫得更清楚一些。
根據高院裁定內容指出,北院今年7月21日裁定時,以有部分證人尚待傳喚到庭,無法排除湮滅證據或勾串之虞為由,裁定柯文哲與應曉薇延長羈押,卻又於1個月後,在尚有諸多證人未交互詰問的情形下,認定兩人串證可能性已大幅降低,高院認為前後矛盾。
北院法官不想寫兩遍埋伏筆,白營稱應為邱義仁幕後操作
相關人士也稱,北院法官在昨日審理庭中,曾在柯的律師抗議下,稱因為交保裁定已被提抗告,如果要改的話,高院到底要對哪一份裁定來審理抗告?所以現在他不會去做更動,「等高院對抗告的裁定下來,再一併處理。」
民眾黨人士認為,顯然地院昨日就已知道或預想到,高院會發回更裁,不想寫兩遍的意思,他認為,北院維持交保但更改條件的機率相當高。
他指出,由於總統賴清德的個性固執,放出柯文哲一定不是他的意思,而總統府資政邱義仁正好於北檢抗告隔一日,復出現身民進黨選對會,白營認為,放柯應是邱在幕後的操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