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發威!美6月貿易逆差狂降16%至602億美元 對中逆差創21年來新低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消費品進口大幅下降,美國 6 月貿易逆差大幅縮小,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更縮至 21 年來最小,這一數字是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商品徵收全面關稅影響全球貿易的最新例證。
《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二 (5 日) 公佈數據指出,6 月整體貿易逆差縮小 16% 至 602 億美元,商品貿易逆差縮小 10.8%,降至 2023 年 9 月以來最低水平,整體貿易逆差也降至 2023 年 9 月來最低。
美國 6 月商品及服務出口總額為 2773 億美元,略低於 5 月的逾 2780 億美元,進口額為 3375 億美元,低於 5 月的 3503 億美元。消費品、工業用品及材料進口均創下新冠疫情中期以來最低,資本財出口則創下歷史新高。
貿易逆差減少也為美國今年次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反彈貢獻巨大,扭轉首季進口大增造成拖累的局面,當時消費者和企業趕在關稅徵收前搶購。
美國經濟第二季較上季成長年率為 3%,第一季萎縮 0.5%,但整體數據掩蓋了經濟活動趨弱的潛在跡象。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隨著美國進口關稅稅率從 8 月 7 日開始生效,進口商品平均關稅稅率已從 1 月川普重返白宮前的 2% - 3% 急升至 18.3%,為 1934 年以來最高水準。
周二報告重點是美國對中貿易逆差大幅下降,6 月下降約三分之一,至 95 億美元,為 2004 年 2 月以來最低,連 5 月下降後已縮減 222 億美元,降幅達 70%。美國與加拿大、德國的貿易逆差也降至近 5 年最小,但對台灣和越南出現創紀錄順差。
此外,關稅效應也在上月蔓延至美國服務業,服務業占美國經濟活動約三分之二,7 月企業活動意外基本持平,訂單幾乎無變化,就業進一步趨弱,投入成本創近三年來最大漲幅。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數據,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從 6 月的 50.8 下滑至 50.1,服務業就業指數降至 46.4,為 3 月最低,物價壓力也持續上升,關稅成為企業面臨的拖累因素。
更多鉅亨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