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換季肌膚拉警報!乾燥、泛紅、脫屑怎麼辦?護理師解析2大常見保養陷阱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24日07:08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換季肌膚拉警報!乾燥、泛紅、脫屑怎麼辦?護理師解析2大常見保養陷阱

時序入秋,日夜溫差擴大、空氣濕度明顯下降,您的肌膚是否也開始出現乾癢、緊繃、脫屑甚至泛紅的困擾?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美容醫學護理小組召集委員郭貞君提醒,當氣溫與濕度降低,保護的天然皮脂膜水分蒸發,導致屏障功能減損;若長時間身處乾燥環境卻鎖水不足,水分蒸散更快,就會形成典型「乾燥敏感」狀態。

郭貞君護理師提醒,此刻若延續夏季的清潔方式,或使用不合時宜的保濕產品,只會加劇肌膚的不適反應,無疑是雪上加霜的遺憾。為此,她特別整理出兩大換季保養的常見謬誤,幫助民眾有效避開地雷,重拾穩定健康的理想膚況。

換季保養常見2大陷阱

秋季保養陷阱一:氣溫與濕度驟降,角質屏障失衡

時序由濕熱夏季轉為秋日乾爽,許多人原先看似穩定的膚況,也開始浮現緊繃、乾燥,甚至輕微脫屑。郭貞君護理師指出,這歸因於氣溫降低,皮脂分泌隨之下降;若長時間身處乾冷或空調環境,水分蒸散將更形加速,導致角質層的保水與潤澤能力不足,使肌膚屏障轉為乾燥脆弱的狀態。

郭貞君護理師提醒,此刻即便感覺角質層略因乾硬而顯得暗沉,仍應避免進行去角質程序,以免造成二度傷害。她建議回歸保養核心精神,透過溫和清潔與加強保濕,給予皮膚自我修復的空間;慎選成分安全、配方精準的潔膚與潤澤產品,藉此修護並鞏固角質結構,方能重建健康的鎖水屏障,有效減緩水分蒸散流失。

秋季保養陷阱二:錯誤堆疊保養產品

換季時的乾燥與暗沉,常讓許多人急於「加強」保養,不自覺地將機能各異的產品層層堆疊。郭貞君護理師為此提醒,如果同時使用保濕、美白、抗老與酸類煥膚等各種產品,過多的成分滲透與累積,便可能引發「總劑量超載風險」。

郭護理師進一步說明,一旦作用的總劑量超過皮膚的耐受臨界點,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加劇本就受到季節重壓的屏障負擔,進而導致泛紅、刺痛等不適,甚至引發嚴重發炎反應。面對季節變動,保養程序應隨之簡化,優先確保肌膚回歸基礎的健康穩定,再依據實際需求循序漸進地導入特定保養。這樣不僅能讓保養回歸肌膚的真實需求,更能有效避免因成分衝突或劑量累積所引發的刺激風險。

資深護理師建議修護3要訣

1.保濕之本:先補水,後鎖水

保濕的首要之務在於避免過度清潔,以維護角質屏障的完整性。應先以質地單純的保濕成分(如玻尿酸、菸鹼醯胺)為角質層補水,再藉由霜類等油相產品於肌膚表層形成鎖水膜,確實地留住水分。

2.簡化程序:避免錯誤堆疊,確保劑量安全

保養的核心在於精準,而非繁複。郭護理師再度提醒,應謹守產品與程序的精簡原則,避免同時疊加美白、抗老與酸類煥膚等多種高機能性產品,就能有效降低吸收的總劑量,預防不必要的肌膚刺激。

3.循序漸進:穩定膚況後,再談進階保養

當基礎保濕與屏障修護完成之後,如果還有抗老、抗氧化等進階需求,務必在確認膚況穩定,再遵循「一次一種」的原則導入新品。過程中持續密切觀察肌膚耐受反應。循序漸進,安全有效,就是最好的進階保養之道。

郭貞君護理師總結提醒,秋季的肌膚不適,未必全然歸因於換季敏感,更可能是錯誤的照護方式所致。她再次強調,保養應回歸根本,隨時依據膚況做出調整。避開前述保養陷阱,謹守「簡化程序、循序漸進」的核心原則,並時刻注意成分的劑量累積風險,便是幫助肌膚安然度過季節轉換挑戰,重拾穩定健康狀態的關鍵所在。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