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突襲拆公館圓環 苗博雅轟「天兵政策」:反對意見半句不寫
17 觀看次數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 台北市交通局昨(27)日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改善工程」將於下(9)月13日動工,移除現有圓環改造為正交路口,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然而,倉促決定也引發諸多不滿,今(28)日多位議員、公民團體舉辦記者會,痛斥台北市長蔣萬安「蔣不聽」。社民黨議員苗博雅指出,北市府說他們開了2場說明會,不過會中所有發言的人都反對,簡報當中竟「半句話都不敢寫」,這就是「天兵政策」。 苗博雅表示,蔣萬安倉促宣布拆除圓環,並要填平公館公車專用地下道,就是個「天兵」的政策,為何天兵呢?看看有哪個政策弄到民間團體、議員、里長,甚至市場會長、在地居民、學生,全都跳出來反對?還找不到任何民間人士願意為此政策背書,有史以來的交通議題當中,只有這件事「完全沒有支持意見」。 不僅如此,苗博雅指出,北市府一意孤行,這是件非常愚蠢、對市民完全不利的事,其實基隆路、羅斯福路口的問題簡單,一句話就講完了:「要改善圓環安全,根本不必填地下道」,這句話就可以解決問題癥結點,民間團體也已經提出標線改善方案,畢竟現場是因標線設計不當,才造成北市府所說「連續7年肇事率第1名」。 針對標線改線方案,苗博雅直指「不用200萬就可以做完」,可是北市府卻花300萬發包做研究,再花1億做土木工程,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浪費稅金,甚至圓環拆除、填平地下道後,300台公車於尖峰時段,要在地面上跟其他車輛一起行駛,這點與安全背道而馳。她進一步表示,在交通規劃當中分流最安全,現在就是公車與其他車分流的狀態,卻硬要改成合流,完全是「安全的反方向」。 接著,苗博雅還談到「市府不敢說的事」,今年3月以前,所有專家報告、市府研究全都指出「地下道不能填」,但為什麼之後專家會轉彎?因為今年3月蔣萬安PO文了。對此,她只想問市府一個問題,「這些專家怎麼講?請舉1個今年3月以前,他們說填地下道是最好的做法,你拿給我看,之前完全沒有這個說法」。 至於北市府昨日召開記者會,苗博雅狠酸,最好笑就是所謂的專家會議,「請問專家會議在場有任何團體受邀了嗎?居民、代表有受邀嗎?專家會議直播了嗎?會議紀錄公告上網了嗎?」,這根本就是不知道裡面在討論什麼的專家會議,市府還拿來背書。 苗博雅說,市府簡報洋洋灑灑幾10頁,寫明他們在地方開了2場說明會,所有發言的人都反對,結果「半句話都不敢寫」,這個政策會造成這麼大民怨跟反彈的原因就在這裡。最後,她呼籲市府回頭是岸、懸崖勒馬,民團設計好的圖已經免費送給蔣萬安,「你用了,把人民的血汗錢1億元省下來吧」。 對此,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發布新聞稿回應,本次「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是以交通安全為首要考量,經查國外文獻、現地觀察證實,並經專家學者審查會討論定案,正交路口方案較標線改善方案更具安全效益,預估可降低事故率達六成以上。另亦將保持公車專用道設置,以維持最佳大眾運輸效率。 有關外界所提標線改善方案,經國外文獻查證及現地觀察公館圓環實際車流,標線改造事故改善潛力估計約5-12%,效益有限,而正交路口方案預估有63%的改善潛力,此亦經專家學者審查會討論定案。 有關公車專用地下道填平之緣由,係因圓環需處理中心島鏤空,鏤空部分若保留需提供車輛行駛,其必須具備足夠之承重能力。若保留地下道,需將中心島加蓋,車行地下道2側需進行基樁工程,工期預估需約2年,且工區範圍需占用圓環內側2車道,施工時對公館圓環路口交通衝擊極大,且若保留地下道,平面只剩3車道,其中1線左轉,餘2車道將不足容納直行車流量。若採地下道填平方案,其工期預估需約2個月,且工區較小,施工時對公館圓環路口交通衝擊相對輕微,另可增加道路空間以再增設1車道,可有效增進平面路口疏解效率。 交管處強調,未來公車專用道仍會保留,僅改為平面型式。未來透過上下游路口號誌連鎖,經模擬約60%公車將不用停等號誌可直接通過,需停等之公車僅需1個號誌週期即可疏解完畢。另羅斯福路上的直行公車將維持行駛於大客車專用道,不會與一般車輛混流,且基隆路左轉羅斯福路之公車皆可直接匯入大客車專用道,減少公車與一般車輛混流之情況,與仁愛路或信義路作法相同,保障大眾運輸優先。 最後,交管處重申,本改善案已多次邀集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討論並拜會地方說明,經綜整各方意見仍以正交改善為最佳方案。後續將以安全為首要考量推動改善工程。 《👉加入民視新聞Line好友,重點新聞不漏接👈》
自動播放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