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價新制上路亂象起!蛋農不降價、蛋商喊應調整
我國雞蛋報價制度50餘年來,皆由蛋商進行報價,蛋農對於公平性的不滿累積已久,而在長時間協調後,最終定調於9月1日起雞蛋產地價改由蛋農報價,然而正式上路後第1周馬上出現蛋商與蛋農不同步的情況,蛋農認不需降價、蛋商則認為應降價,後續仍決議不調整、維持產地每台斤36.5元、批發46元,不過蛋商不排除本周再度開會研議調整。
據了解,雞蛋價格50餘年皆由蛋商進行報價,並且產地、批發價差維持9.5元,而調整模式為「漲批發先漲、跌產地先跌」,若周一批發價格調漲3元,產地價格則會在周三同樣調漲3元,而此模式讓蛋農長期累積不滿,認為賺都給蛋商先賺,虧則是蛋農先賠,壓力全壓在蛋農身上,且價格調整的敏感度也不足,常有未能及時反應市場價格的情況。
為終結此不合理現象,養雞協會於7月推動蛋價督導委員會,匯聚全台15個雞蛋主要產區統整每日雞蛋產量,最後再進行報價,目標在於讓報價機制更加透明、合理,而9月1日此報價制度正式上路,但立即出現「蛋商蛋農不同調」窘境,蛋農方直指目前雞蛋未有滯銷狀況,遂未有調降規畫,而蛋商則認為,蛋價先前因菜價上漲而調漲,現在菜價回穩,蛋價也因連帶調降。
養雞協會副理事長林漢章提到,蛋農方的產地價就是報36.5元,若蛋商要調降也是「他們的事」,因為事實上就是雞蛋沒有滯銷,未來倘若再度遇到不同調情況,也是同樣處理方式,但仍會視蛋商方價格調整的理由是否合理,若合理也會考慮跟進。
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指出,即便蛋農報價制度上路,蛋商這邊還是會照著原有制度去走,蛋農要報「就讓他們報」,蛋商還是會視市場狀況做出合宜的調節,且還是要重申,過往的報價制度數10年走來都沒問題,沒必要隨著做出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