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玩出「受歡迎」體質:朋友,給孩子自我認同的力量

信誼基金會

發布於 3小時前 • 林欣慧/幼教專家、美國休士頓大學教授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社交力不是一蹴可幾!引導孩子跨出第一步,透過遊戲經驗逐漸建立自己的社交模式與人際信心。

【幼教專家線上開講】0-8歲這樣玩!玩出 ✅心理韌性 ✅自主學習力 ✅創意思考 ▶️免費報名

朋友是玩伴,更是學習對象

從3歲起,孩子逐漸對周遭的人產生興趣,喜歡和年紀相近的孩子一起玩。他們所謂的「朋友」,可能只是坐在身旁,或今天一起搭過積木的同伴。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對「朋友」的理解也逐漸改變。到了幼稚園大班,他們開始懂得朋友之間的特殊情誼,會因為共同的興趣而建立深厚的連結。

同儕關係與兒童整體的發展密切相關。朋友不僅是玩伴,同時也幫助孩子滿足其他的需求。透過與朋友交往的過程,孩子學會一些待人處事的態度及方法。例如怎樣加入新團體、結交新朋友、參與團體、與人共事,及如何面對競爭與衝突。友誼還有助於孩子的自我探索,情緒和社會性的成長,及道德的發展。

【忙碌爸媽必讀手冊】✔️1-8歲分齡遊戲提案 ✔️遠離數位成癮共玩策略 ✔️常見遊戲狀況解方 ▶️免費免運索閱

擁有好朋友,生活才快樂

雖然孩子可以從與父母、老師或其他大人的互動中,學得一些經驗,但是成人與兒童的關係,通常是上對下的方式,成人具有較多的權威,孩子多半是服從和聽令行事。孩子與同儕之間則是一種平等的關係,能提供更多的機會練習協調及自主。

上學以後的孩子,每周大約花40個小時跟同學在一起。友誼能滋養孩子的生活,使他們感到快樂。研究發現,有穩定朋友的孩子,不僅更樂於上學,也在自我認同與情緒調節上更成熟。

長期追蹤研究即指出:在學齡前就擁有穩定友誼的兒童,進入小學後更能適應學校生活,展現出較高的社交能力,較少出現行為問題,在學業成就上也表現更佳。相反地,被孤立或遭同儕排斥的孩子,可能會感到孤單、缺乏自信,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遊戲,是交朋友的最佳起點

社交能力不是一蹴可幾,累積正向的互動經驗,將是孩子邁向穩定人際與快樂生活的根本。在一次次的共玩中,孩子逐漸學會與人互動,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社交能力與信心。

如何幫助孩子結交朋友呢?最好的方式是從參與團體活動開始,例如一群人一起打球、玩遊戲,化解因陌生所產生的尷尬,讓彼此有機會認識對方。大多數孩子知道建立友誼需要時間,他們有信心也願意配合對方的步調,慢慢成為朋友。

【幼教專家線上開講】0-8歲這樣玩!玩出 ✅心理韌性 ✅自主學習力 ✅創意思考 ▶️免費報名

此外,不妨讓孩子邀小朋友到家裡來玩,盡可能讓他們有真正的互動。年紀較小的孩子,可以堆積木、扮家家酒。儘量避免讓孩子玩電玩或網路遊戲,因為這些遊戲,往往讓孩子沉溺於反射動作,並且過度在乎輸贏,彼此之間反而沒有真正的互動。

最後要提醒的是,不同年齡孩子的遊戲方式差異很大,先理解孩子所處的遊戲發展階段,將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透過遊戲,順利結交好朋友。以下為1歲以上的遊戲行為發展特徵:

  • 1-2歲→經常出現「不參與行為」,很顯然對友伴遊戲沒有興趣,有時會基於好奇才去注意一下。
  • 2-3歲→較常出現「旁觀者行為」(看別人玩,卻不加入),或是「平行遊戲」(一起玩類似的玩具,卻是各玩各的),對友伴遊戲仍不太感興趣。
  • 3-4歲→開始對友伴產生好奇,也願意跟他人分享與互動,經常出現「聯合遊戲」,不過,在一起僅是共同遊戲,彼此毫無組織與分工可言。
  • 4-6歲→進入「合作遊戲」的階段,會邀請同伴一起玩扮演或建構遊戲,其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性的遊戲特徵,也會要求友伴遵守規範。
  • 6歲以上→小學以後,喜歡有明確規則的團體遊戲、或是自訂規則,具有志同道合、有共同興趣的遊戲友伴,會逐漸成為好朋友。

【忙碌爸媽必讀手冊】✔️1-8歲分齡遊戲提案 ✔️遠離數位成癮共玩策略 ✔️常見遊戲狀況解方 ▶️免費免運索閱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免費訂閱0-8歲育兒報,掌握孩子成長關鍵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嚴重恐致死⋯台大醫院示警球黴菌感染個案攀升 疾管署急發醫界通函

聯合新聞網
02

下週又有熱帶系統生成 雙北注意38度極端高溫

自由電子報
03

換車好消息! 立院三讀「舊車換新」最多省10萬

台視
04

「寧靜車廂」禁孩童吵鬧?高鐵否認:會協助安撫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鬼月到,禁忌知多少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