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宅品味

冰箱味道好重?除臭方法、預防維護這樣做!

100室內設計

更新於 18分鐘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冰箱能確保食材的新鮮度,但有時一開冰箱門便會散發出異味,這也許是我們平常使用的習慣出了問題,百小編就要來告訴你冰箱發臭的原因與除異味的方法。

一、冰箱發臭的5大NG習慣

1.食物未密封、味道互竄

冰箱內的食物如果沒有妥善密封,例如剩菜、湯汁或發酵類的飲料直接放進去,味道就容易互相影響,久而久之各種氣味混雜,一打開就是濃濃的怪味。

2.長期囤積過期或腐敗食材

食材一過期就容易散發臭味,當裡面囤積許多過期蔬果、發霉乳製品或變質肉品,異味更難以消除,還容易孳生細菌。

3.殘渣、湯汁未即時清理

不小心流出肉品、海鮮等食物的血水、蛋液等湯湯水水常讓冰箱部分區域變成細菌天堂,且只要一沾黏,味道就會滲入各個角落。

4.未定期清潔冰箱內部

冰箱不是只存放食物的地方,也是空氣流通的環境,未定期拆卸層板、擦拭死角,久了很容易發臭。

5. 忽略機體排水孔及膠條藏汙

冰箱門邊膠條經常成為黴菌和髒污的溫床,排水孔堵塞也會讓裡頭積水,導致異味。

冰箱5大NG習慣對比圖
圖片由Moodlit Deisgn 沐昀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二、冰箱除臭要點

1.天然除臭幫手

小蘇打粉、食用醋、竹炭是冰箱除臭的好幫手,想要消除冰箱異味,只要將小蘇打粉、食用醋裝在玻璃杯中放入冷藏庫即可。另外竹炭因表面有多個微細小孔,有著強效的吸味能力,可將之碾碎後裝進布袋中,再放入冰箱同樣有優異的除臭效果,也可選擇冰箱專用的除臭竹炭,更方便使用。

2.檸檬、茶葉、咖啡渣常保冰箱清新

檸檬、茶葉、咖啡粉用完了就丟嗎?其實這幾樣東西同樣也是除冰箱異味的好幫手,只要將榨汁後剩下的檸檬皮直接放入冰箱角落,就能讓冰箱常保清香,而泡過茶葉或用完的咖啡渣,則可利用烤箱或微波爐稍微加熱烘乾後裝到容器中,或是用棉布包裝起來,再放到冰箱的角落或是出風口,就能幫忙吸附冰箱異味,減少臭味的產生,定期更換,每月換一次即可。

3.正確清潔流程

想要讓冰箱遠離異味,使用除異味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定期清潔冰箱,讓冰箱不再臭味四起,也能確保飲食衛生,清潔步驟如下:

(1)食物移出冰箱,分類丟棄過期壞掉的食材,留下的食材放進可保冰的容器如保麗龍盒中

(2)拔除冰箱電源,拆除層板、抽屜、攔水板,用中性洗劑加熱水徹底清洗

(3)冰箱內壁用濕布擦拭,特別是膠條與死角

(4)全部處理完畢後,先保持冰箱敞開讓內部陰乾

(5)完全乾燥後裝回層板,再將所有食材、調味料用密封盒/密封袋分類收納後再放回插上電源

4.異味重災區重點加強法—抽屜、膠條、排水孔

抽屜、門邊膠條、冰箱排水孔處最容易藏汙納垢,建議用牙刷蘸清潔劑刷洗,抽屜部分可定期噴灑稀釋的食用醋,晾乾後放回。

圖片由一它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三、日常預防異味方法

1.食材分區密封

蔬菜、水果、肉類、熟食分區、分層收納,善用透明密封盒降低氣味竄流。

2.標註日期定期整理

在盒子或袋子上標註存放日期,每週至少清點一次,過期立刻丟。

3.定期排空清潔

冷藏櫃建議每月徹底排空、全面清潔一次,冷凍櫃則二至三個月一次,只要養成習慣冰箱就不容易出現臭味。

4.除臭小物擺放建議

每層角落各放一包自製除臭包或市售冰箱專用竹炭包,隨時檢查乾燥狀態並定時更換,效果最佳。

圖片由一它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四、常見問題

1.臨時來不及清冰箱怎麼辦?

可先用小蘇打粉或檸檬片暫時消除味道,等有空再徹底清潔。

2.發現臭味第一步要做什麼?

馬上檢查是否有食材過期、食物外漏,立即丟棄問題食材,擦拭污染處並暫放除臭包。

3.冰箱老舊,除臭要特別注意什麼?

老冰箱膠條易老化、密合度變差,需常檢查並更換,排水孔更容易積汙水,要時常檢查通暢並清理。

圖片由棠禾設計提供,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延伸閱讀:冰箱挑錯,氛圍全毀?選冰箱也要記得看風格

延伸閱讀:冰箱選購5技巧,三分鐘找到適合你家的冰箱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更多宅品味相關文章

01

2025窗簾評比!盤點最受歡迎窗簾款式、特色、優缺點、價格與搭配詳解

100室內設計
02

洗脫烘洗衣機好用嗎?鄉民心得、優缺點、如何選購、使用與保養注意事項全攻略

100室內設計
03

想降浴室濕氣、臭氣?浴室排風扇安裝、挑選攻略必看

100室內設計
04

懸浮床真的好用嗎?裝潢前優缺點與設計重點必看!

100室內設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