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天花板、打入美國市場?富旌創投江旻峻給台灣新創的2大策略
「布蘭登觀點」是台灣新創圈十分重要且知名的專欄,從2018年開始發布,內容包含創投、加速器、台灣與北美的新創投資以及產業分析。作者江旻峻也是一名具有資深投資經歷的創投合夥人;累積至今,他已經有9年的投資經歷,輔導超過100家網路新創,提供實際建議、併購團隊策略思考以及投資管理。
江旻峻的投資範圍橫跨種子輪到C輪,甚至獨角獸新創公司。他現在是富旌創投(Addin Ventures)的創始合夥人,同時是飛拓投創的執行合夥人。最初,江旻峻累積的創投與行銷基礎,是源自大學時期修習商管學院課程,並進一步就讀商學研究所。而後,他也擔任基石創投的投資副總。
江旻峻為何要自己成立創投?他對台美新創圈又有什麼見解?
中美關係加上疫情遠端工作,成為建立社群最佳時機
「早期新創最需要不僅是資金,而是附加價值(value-add)。」江旻峻表示。他在2022年創立富旌創投時,使用「Addin Venture(以下稱為阿丁創投)」的命名來源。富旌創投是一個台美雙邊的種子輪基金,專注於利用AI賦能的數位服務、數據驅動的數位轉型以及垂直領域的SaaS新創。該創投以面向美國市場為主,並利用亞洲的資源協助創業者拓展美國市場。
江旻峻在美國考察時發現,中美關係緊張,反而會讓台灣得利。再加上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對於台灣創業者而言,是打入美國市場的好機會。許多在美國創業或留學的台灣人,對於台灣資源與美國市場熟捻,可以利用亞洲資源服務美國市場。
「我看到創業者在當地做得不錯,不過台灣這個單一市場可能太小,後面就碰到天花板,上不去了。」江旻峻觀察,「我們為什麼不要去找一群創業者,直接去打比較大的市場?」這成為阿丁創投的核心理念。
除此之外,疫情後,世界逐漸接受、習慣遠距工作。江旻峻認為,建立由亞洲人才組成的遠程團隊,以服務美國市場,成為可行的策略。他希望可以建立一個B2B、SaaS的社群,裡面包含AI或大型模型的創業者,大家透過社群互相幫助,加速新創成長。「我們就是打著這樣的主軸,去尋找在這條路上志同道合的夥伴們。」
江旻峻給想要進軍美國的台灣新創2大建議
江旻峻從美國回來後,也帶了一些觀察和建議。美國市場縱然廣大,激烈競爭卻也是不得面對的挑戰。他對想出海到美國的台灣新創提供2大合作方向。
首先是招攬曾在跨國公司工作或在美國留學的創業者。開放的思維模式加上不同國籍人士共識的經驗,成功拓展國際市場的可能就越高。他也建議,可以在美國尋找定居的台灣人或是台裔二代作為合作夥伴。江旻峻表示,「我從go to market,去選團隊的層面,我們可以這樣出發。」
「創業者應該要主動積極,加速器只是提供平台和空間,真正的加速來自創業者自身的努力。」江旻峻說。不過,江旻峻也覺得創投本身也要提供附加價值。透過建立社群,讓創業者互相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加速彼此的成長。他提到,基石創投時期曾投資過一些面向美國或歐洲的公司,與當地的VC合作良好,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礎,有助於未來介紹新的台灣新創給美國投資人。
江旻峻表示「我們現在有在收集一個資料庫,每個人都有自己用的一些mentor或者是advisor或者是做行銷的一些人才,那他們其實就會共享,『這個不錯,你要不要試試看?』」江旻峻也樂觀地解釋,「這是一個開始而已。」他接下來會試著把這個社群擴大。
延伸閱讀
新創可以多嘗試,但也要思考「預期回收」!創投告訴你為什麼「做預算」這麼重要
2024全球創投總結:AI一枝獨秀、印度將力壓中國成為亞洲之最?
新創該選擇興櫃還是創新板?關鍵問題是:你想先熱身、還是直接上場
你很慌,卻不能讓別人知道……5位《創業小聚》的好朋友分享:創業家是最孤獨的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