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建醮地方盛事 早年經濟差廟方立規「每24年建醮」
彰化溪湖24年建醮一次的盛會,是以「福安宮」為主體,建醮從1803年開始,廟方從鹿港天后宮分靈建廟,因為當時民間疾苦,廟方立下規矩「每隔24年建醮一次」,境內約30間宮廟都配合搭設醮壇共襄盛舉,大廟至少要1000萬經費,小廟也至少要300萬,都必須自行籌措,對香火鼎盛的大廟來說問題不大,但對小廟可是一筆負擔,廟方除了要挨家挨戶拜訪,還得請託地方企業仕紳樂捐,相當辛苦。
這是彰化溪湖福安宮2001年全境建醮時的熱鬧場面,當時街上鞭炮鑼鼓喧天,鎮內全部吃素,所有的羊肉爐店封爐5天,現在溪湖又將迎來24年一次的建醮,街上到處高掛燈籠,大家帶著虔敬的心,向媽祖祈福。
而上上次的福安宮建醮已經是1977年,當時鎮上萬人空巷,大家盛裝前來溪湖,參觀各宮廟搭起的醮壇,福安宮建醮要追溯到1803年,媽祖從鹿港天后宮分靈到溪湖福安宮,當時民間疾苦,廟方立規24年建醮一次,境內約30間宮廟,搭設醮壇慶祝,展現最好的一面,成為地方盛事。
溪湖鎮長何炳樺說:「(早年)很多庄頭,比較有空閒的農地,所以一些醮壇,都搭在農地裡面。」不過建醮費用包括法會、燈籠、祭壇、供品等等,大廟大約要1000萬,小廟也要300萬,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福安宮總幹事施忠偉說:「自由添香油錢啦,是沒有派人去到家裡收燈錢啦。」
香火鼎盛的大廟還有辦法籌到錢,小廟就必須挨戶拜訪里民、請託地方樂捐,並公布樂捐芳名錄,期盼大家共襄盛舉,慶安宮主委黃垂滄說:「資金不夠,一定會煩惱的啊,盡量找,找比較有心的人。」廟方透露,工商社會流動人口增加,大家對地方傳統比較缺乏向心力,但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會強制民眾做「不樂之捐」,希望大家用虔誠的心迎接24年一次的建醮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