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被餵消息連報台灣外交困境?立委點名「國內有心人士」 林佳龍這樣說
近來多間外媒披露我國外交部拓展對外關係困境,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今(5)日質詢時指出,相關報導似乎是有意為之,疑為我國政府內部的特定有心人士刻意放消息,打擊我國外交努力;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質詢時也關切並說道,我國要面對中國的挑戰已經很大,內部若還要打壓我國外交,「老實說這是很痛心的事情。」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相關報導有認知作戰的成分,外交部有適當掌握,有些可能是意識形態,有些可能是刻意,「我們當然會進一步去背後研議、找出來。」
林佳龍、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不合傳聞風聲鶴唳之際,數間外媒近來披露我國外交困境,如《日經亞洲》接連報導,我國與加拿大等國貿易談判卡關、我國設置駐愛沙尼亞代表處因名稱卡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更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指稱林佳龍9月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現身美國紐約時,原定要與多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餐敘,但美方官員最後未現身,讓我方感到挫折。然而,前述3篇報導後續都被外交部澄清、駁斥。
特定人士放消息打擊外交?林佳龍:有適當掌握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針對「川普亞洲行及『川習會』後印太區域經濟、安全情勢對我之影響」召開專題報告,邀請外交部、國安局等單位官員報告並備質詢。馬文君質詢時指出,外交部拖展對外關係的困境被曝光,似乎是有意為之,包括在愛沙尼亞設處、與加拿大達成貿易協議等,都是外交部已在推動的業務,而傳出在紐約高檔餐廳設宴,邀請高層官員美方最終卻缺席等,顯然都是有人在「餵消息」,或是不斷刻意披露,外交部是否已有查察這類亂象?
對此,林佳龍直言,「有認知作戰的成分。」每個案例的狀況不太一樣,目前新發展是透過外媒報導,再到國內被放大,只要有錯誤外交部就會澄清,包括棄台論、疑美論等,有發現有勢力介入、資訊流不正常之處,外交部都有對錯假訊息加以分析。不過,林佳龍提到,並非所有相關報導都有涉及認知作戰,例如台加關係,加拿大就有澄清,愛沙尼亞的部分,外交部也已提出說明。
然而,馬文君指出,在短期內多個「外銷轉內銷」的案例,且都是外媒報導,除非CNN也是「錯假訊息」,而連續發出這樣的訊息,無論是錯假訊息、故意打擊,外交部在推展外交事務,外交部是否有掌握究竟是誰再三打擊我國外交努力?是否真為國內有特定人士在放消息?林佳龍答覆,事實證明CNN的該篇報導就是有錯假訊息,而外媒相關報導來源,「我們有適當的掌握,甚至遊說的團體,我們也都有掌握。」
馬文君:外部因素已非常多,不能忍受內鬥
馬文君追問,外交部若有適當掌握,是否已能制止?是否真是我國內部人士去遊說或放消息?「因為會有這樣的訊息,其實很明顯的是我們自己可能相關掌握的內部人員。」林佳龍說,「我們都有在檢視。」馬文君再問,相關情事是否還會再發生?林佳龍則說,「我們要假設他還會再發生,我們能夠妥善的來因應。」馬文君質問,「所以你們只能不斷反駁、去說明?」林佳龍說,「那就是媒體識讀,我們也要讓國內外都了解。」
馬文君表示,若是國內特定有心人士在製造外交混亂,或藉此打擊外交部或林佳龍,進而影響我國整體外交推動,「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這個部分外交部不是只有一直反駁,你必須要提出來,如果這個消息你都已經有掌握,要不要公佈一下?」林佳龍答覆,有些可能是不小心被放大,有些則是有心人士刻意操作,「我們當然會進一步去背後研議、找出來。」
馬文君問到,這些究竟是操錯放大還是不小心?林佳龍則說,「有些可能是意識形態,有些可能是刻意的,都有。」馬文君感嘆,林佳龍的說法太模稜兩可,顯然接下來還是要持續面對,但外交若還要持續受到那麼多妨礙,且甚至是內部產生的,「那我認為其實我們的外交預算,有些就被浪費掉了。」她也感嘆,「我們不能忍受的是內鬥的部分,你外面、外在的因素就已經非常多了。」
陳冠廷批「有人見不得國家好」 葉元之點名吳釗燮
陳冠廷質詢時指出,林佳龍9月在聯合國大會開議期間現身紐約,為我國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首名在此期間赴紐約受邀出席非官方的周邊活動,某種程度也算是歷史性的突破,而我方基於與美方默契,也沒有大肆宣傳,卻有媒體聲稱「無人到場」、「台灣感到挫敗」等錯誤資訊,甚至串連撤換駐美代表等不實消息,這是有心人士見不得國家好、見不得國家往前走,故意散布假消息。
「我們國家要面對中國的挑戰已經很大了,千萬不要再這樣,內部如果還要結合中國勢力來打壓我國外交的話,那老實說這是很痛心的事。」陳冠廷也說,若有內部人士配合散布不實訊息,遲早都會被發現,期盼各界團結一心,支持台灣外交持續突破,不要讓有心人士的認知戰得逞,「在陽光底下,沒有所謂可以掩蓋的。」也喊話國內各界團結支持外交部,不要推波助瀾、散布錯誤訊息。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質詢時則直接點名,林佳龍是否有掌握CNN消息來源,「是誰要搞你嘛?有沒有可能是國安會的人?」CNN是美國主流媒體,為何會「無緣無故」報導這樣的新聞?「對你不利就是台灣不利,為什麼會這樣?」若CNN的消息來源涉及認知作戰,那到底是誰放出來的消息?「是國安會放的嗎?因為我們現在都發現你好像跟吳釗燮不合嘛!」
(推薦閱讀)分進合擊?傳林佳龍9月訪巴黎、徐斯儉赴北約總部 外交部低調未否認
《風傳媒》讀者調查▸「護國群山」如何助台灣守住「矽島」地位?
我們不只站在科技革命的浪頭,更處在地緣政治的風口。
讓你最關心的產業議題,成為我們持續追蹤的動向!☛立即填問卷,分享你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