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關稅竟比中國高 全球重新審視美印戰略夥伴關係
隨著中美兩國上週達成經貿談判共識,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的關稅有所回落。然而,一項獨特的現象浮現,印度目前面臨的美國關稅,竟然比中國更高。
CNBC 在 3 日的一篇報導中提到此一現象,代表著美國對印度的外交與貿易策略出現了顯著轉向,也令外界重新審視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長期以來,美國歷屆政府(自柯林頓政府以來)都將印度視為在戰略上制衡中國的重要夥伴。然而,專家指出,現任美國政府似乎不再抱持這一觀點。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雷蒙德 · 維克瑞(Raymond Vickery)表示:「現任總統顯然不像前幾任總統那樣,把印度視為可以製衡中國的合作夥伴。」
CNBC 引述多位專家的分析指出,除了目前針對印度產品加徵的 50% 高關稅外,美國政府在其他關鍵領域採取的限制措施,也加劇了兩國關係的裂痕,包括對 H1B 簽證限制以及印巴衝突的干預。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亞歷山德拉 · 赫爾曼(Alexandra Hermann)特別提到,美國在印巴衝突中的立場,讓印度感到被冒犯。
多名分析人士認為,美印之間缺乏領導人層面的「化學反應」或隔閡,已經對兩國關係的發展造成了明顯影響。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合夥人阿特曼 · 特里維迪(Atman Trivedi)預計,如今的美印關係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重新建立信任。
CSIS 的維克瑞則警告,美國現行的政策恐將印度進一步推向俄羅斯、全球南方以及中國等潛在合作夥伴。
面對美國製造的不確定性,牛津經濟研究院的赫爾曼建議,印度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找準自己的定位。她強調,印度的自身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賴中國的供應鏈。
這項關稅逆轉不僅是一項貿易數據的變化,更反映了地緣政治格局下,美國重新評估對南亞最大民主國家印度的戰略定位。全球目光正聚焦於新德里將如何應對這一日益複雜的外部環境,並調整其外交及經濟發展路徑。
更多鉅亨報導
•美印貿易談判近成但印度不急!商工部長:不會被槍指著頭達成協議
•印度重大讓步!美印貿易協議傳將達陣 50%關稅大砍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