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楊宏基觀點》緊抱神主牌?!「非核家園」VS.「抗中保台」結構性衝突 哪一個玩假的?

新頭殼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 Newtalk新聞 文/楊宏基
8月23日,公民投票「核三延役」,因同意票未達法定門檻宣告失敗。 圖:翻攝vote.cec.gov.tw

Newtalk新聞

8月23日,公民投票「核三延役」,因同意票未達法定門檻宣告失敗。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等外媒指出,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約97%),尤其在石油與天然氣方面,若無核能支撐,能源安全風險將顯著放大。台灣於2025年5月17日正式邁入「非核家園」,隨著核三廠2號機除役,核能發電全面歸零,成為亞洲第一個全面廢核的國家。然而,這一能源政策的里程碑,卻在「抗中保台」的國防韌性需求下,凸顯出深刻的矛盾。「非核家園」強調環境永續與反核意識形態,但台灣高度依賴能源進口,尤其在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能源安全成為國防韌性的核心基礎。筆者認為能源為國防韌性的基礎,「非核家園」與「抗中保台」兩大論述無法相輔相成,出現結構性衝突與潛在風險,在執政者緊抱黨「神主牌」時,其中有一個必然是「玩假的」!

「非核家園」的能源結構挑戰

俗稱「三接」的桃園觀塘接收站,6月份測試運轉供氣進度超前,傳9月可能正式運營。 圖:台灣中油提供

「非核家園」政策自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後逐步推進,目標在2025年實現核電歸零,並以「減煤、增氣、展綠、非核」四大政策為核心,搭配2050淨零排放藍圖。然而,政策執行以來,暴露多重結構性問題,與國防韌性需求形成直接衝突。

能源進口依賴與供應鏈脆弱性
台灣97%的能源仰賴進口,其中天然氣與石油為主要來源。根據經濟部能源署2023年數據,燃氣發電佔比達39.57%,燃煤42.24%,而再生能源僅9.47%。核電除役後,燃氣發電比例預計提升至50%,燃煤降至30%,再生能源目標在2026年10月達20%。然而,天然氣高度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卡達、澳洲等地),且需經由海運抵達接收站,如高雄大安、台中、觀塘接收站。這些接收站位於沿海,易受軍事封鎖或攻擊影響。一旦中國實施海上封鎖,台灣能源供應鏈將面臨斷裂風險。美國《福斯新聞》指出,若無核能作為穩定基載電力,台灣在能源進口受阻時,將難以維持電力供應,進而削弱國防與民生基本運作。

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與調度挑戰
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受天候影響,間歇性問題顯著。例如,太陽能發電在夜間或陰雨天無法運作,風力發電則受風速限制。經濟部雖預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可達20%,但2023年數據顯示僅9.47%,距離目標仍有差距。此外,台灣地狹人稠,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土地需求與環境爭議(如離岸風電影響漁業)限制其快速擴張。「綠色經濟研究中心」曾有報告指出,核電退場後,天然氣成為基載電力,但其調度時間長,無法快速應對再生能源波動,導致「鴨子曲線」(在有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商業發電中,一天中實際負載(actual load)及淨負載(net load)之間的落差)高峰時段的供電壓力加劇。這種不穩定性在戰時將放大風險,無法為國防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撐。

發電成本與經濟壓力
核電除役後,台灣轉向高成本的天然氣發電,國際燃料價格波動直接影響電價。2023年電價調漲引發民怨,顯示能源政策對經濟穩定的衝擊。台電雖稱核能占比僅3%(2024年4.7%),但其穩定性為電網提供調度彈性,降低對高碳、高成本火力發電的依賴。核電歸零後,發電成本上升不僅影響民生,也限制國防預算的分配。戰時若能源成本高漲,軍事後勤(如武器系統、指揮中心)將因電力不足或成本過高而受限,削弱「抗中保台」的長期作戰能力。

「抗中保台」的能源安全需求

軍用雷達需有足夠電力支持其強大電波發送接收及數據分析。圖為美軍關島AN/TPY-6雷達。 圖:翻攝陸網/觀察者網

「抗中保台」強調台灣在面對中國軍事威脅時,需確保國防韌性,其中能源安全是關鍵基礎。能源不僅支撐軍事行動(如雷達、導彈系統、指揮中心),也維繫民生與經濟運作,確保社會穩定。然而,「非核家園」政策在以下面向與「抗中保台」的能源需求形成衝突。

戰時能源自主性的缺失
中國若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能源進口將受嚴重影響。台灣石油儲備僅能支撐數日至數週,天然氣儲備更短。核電作為可自主運作的基載電力,能在封鎖期間提供穩定供電,減少對進口燃料的依賴。然而,「非核家園」完全放棄核能,使台灣在戰時幾乎無自主能源選項。美國前能源部長朱棣文指出,核能可為電網提供「喘息空間」,若完全依賴化石燃料,不僅成本高昂,還可能導致產業外移,進一步削弱經濟與國防根基。

電力系統的戰時脆弱性
台灣電力系統高度集中,發電廠與輸電網絡易受精準打擊。核電廠雖有安全疑慮,但其分散性(如核一、核二、核三)與穩定性可在戰時提供備援。反觀燃氣與燃煤電廠,需仰賴燃料運補,戰時補給線易被切斷。此外,再生能源設施(如離岸風電場)位於沿海,易受導彈或無人機攻擊,無法作為可靠的戰時電力來源。「非核家園」政策未充分考慮戰時電力系統的韌性,與「抗中保台」要求的穩定能源供應相悖。

地緣政治與國際供應鏈風險
中國對台灣的能源威脅不僅限於軍事封鎖,還包括對國際供應鏈的影響。全球天然氣市場受地緣政治影響(如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波動),中國可能通過外交或經濟壓力限制台灣的能源進口。核電作為本土化能源選項,能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但「非核家園」放棄這一選項,使台灣在面對中國的「非軍事脅迫」時更顯脆弱。外國媒體反覆指出,台灣能源依賴是「致命弱點」,中國無需開火即可通過能源斷供癱瘓台灣。

意識形態與現實的矛盾

2019廢核大遊行。經濟部在遊行後發出聲明強調,政府2025非核家園政策目標不變。 圖:孫家銘/攝

「非核家園」與「抗中保台」的矛盾不僅在技術與戰略層面,還根植於意識形態與現實的衝突。

反核意識形態的優先性
「非核家園」源於反核運動與福島核災後的公共恐懼,強調環境正義與永續發展。然而,這一意識形態在台灣能源結構與地緣政治現實面前顯得脫節。台灣缺乏自產能源,核電除役後無法快速以綠能填補缺口,導致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加深,違背減碳目標。同時,反核立場忽略核能在戰時的穩定性優勢,使能源政策偏向理想化,無法回應「抗中保台」對現實主義的需求。

國防韌性與能源政策的脫鉤
「抗中保台」要求全面提升國防韌性,包括能源、經濟與社會穩定。然而,能源政策制定過程中,國防考量被邊緣化。核三延役公投失敗顯示,雖然同意票遠高於不同意票,但受限於對政策執行沒有信心以及可能的反對意識,超過7成民眾選擇沉默,致使公投未能過關。政府雖強調供電無虞,但未充分評估戰時能源斷供的風險,使「抗中保台」的戰略目標缺乏堅實的能源基礎。

短期承諾與長期風險的失衡
「非核家園」聚焦短期內實現核電歸零,卻忽略長期國防與經濟風險。核電除役後,台灣電力系統的調度彈性下降,碳排與電價上升,影響產業競爭力與社會穩定。這些問題在平時已引發爭議(如頻繁跳電),在戰時將進一步削弱後勤與民心,與「抗中保台」要求的長期韌性相違背。

理想與現實的「要命」差距

號稱民間團體發起的大罷免行動,主軸設定為「反共護台」,結果創下32:0難堪比數,一席都沒有成功罷免。(資料照) 圖:張良一/攝

「非核家園」與「抗中保台」在能源安全與國防韌性上的矛盾,源於能源結構的脆弱性、戰時自主性的缺失以及意識形態與現實的脫節。台灣高度依賴進口能源,核電除役後對天然氣與燃煤的依賴加劇,使供應鏈易受地緣政治與軍事威脅影響。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與高成本火電無法滿足戰時的電力需求,而反核意識形態的優先性進一步削弱了對能源安全的理性考量。在「抗中保台」的背景下,能源作為國防的命脈,需具備自主性與穩定性,但「非核家園」政策卻使台灣在面對中國的潛在威脅時更加脆弱。這一矛盾不僅是技術與政策的挑戰,更是意識形態與戰略現實之間的深刻衝突。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女兒的咽喉、舌頭找到了 彰化心碎母:讓她有尊嚴

EBC 東森新聞
02

快訊/捷運環狀線工安意外!吊車狠砸「司機嚇破膽送醫」畫面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23天來單方面追求!男吃火鍋「一眼愛上」已婚女店員

EBC 東森新聞
04

當歸鴨富二代欠賭債害慘2店 父母撂話:兒已成年、債務要自己處理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傳邱泰源拒辭延宕內閣改組 衛福部長陷膠著 成大沈延盛、中榮陳適安被點名

信傳媒

「顧好中台灣對2028有利!」親盧人士揭盧秀燕不選國民黨黨主席關鍵原因

信傳媒

卓榮泰要邱泰源「遞請辭信」? 行政院駁:從未有此要求

TVBS

葉丙成涉洩個資遭告發 北檢列他字案調查

鏡新聞

請辭黨團幹部?柯建銘未正面回應 王義川:任期到8/31

華視新聞

五股捷運工地吊車翻覆砸2車驚悚畫面曝光!水塔也砸破 1司機嚇壞送醫

台視

美國低價米將大舉來台? 鄭麗君:美期待市場開放 我方考量糧食安全

自由電子報

國防部撤加薪3萬宣傳 王鴻薇:國家級詐騙

NOWNEWS今日新聞

傳邱泰源拒發辭職信 政院:從未要求部會首長遞交

中央通訊社

大罷免完封!作家揪「3戰犯金句」全翻車

NOWNEWS今日新聞

南投縣中寮鄉石龍宮福德會捐3輛交通車(圖)

中央通訊社

盧秀燕宣布不選黨主席! 黨內人士點名3人接棒:「這人」份量最夠!

新頭殼

聲援黎智英 關注香港在囚人士的基本權利 街站短講行動

新頭殼

要求異動部會首長發辭職信? 行政院:尊重個人生涯規劃

自由電子報

自動售票機買車票「彎腰深蹲」 台鐵澄清了

NOWNEWS今日新聞

發文感謝朱、黃為柯文哲發聲 陳佩琪要總統證明沒介入司法

自由電子報

鄭麗君:政府會依糧食安全、產業利益與美談判

中央通訊社

苗栗破獲集團性環保犯罪 查扣39台曳引車起訴49人

中廣新聞網

老柯笑了!傅崐萁拱柯建銘當會議主席 徐巧芯也喊:留下來

TVBS

蔣市府涉人事黑箱、郭昭巖被控私用義交 吹哨者赴北檢告發

新頭殼

雲林縣前議長沈宗隆收賄2千萬 一審遭判3年6月

上報

要求邱泰源請辭遭婉拒? 行政院嚴正駁斥

民視新聞網

鹿港旅遊協會捐贈5部新型抽水機

中廣新聞網

更換電錶驚見男屍! 台電外包商嚇壞急報警

CTWANT

台中豐原出租套房情侶命喪火窟 警排除人為縱火

中央通訊社

要求邱泰源遞交辭職信遭拒?行政院:從未做此要求

三立新聞網

詐領2450元出席費 關西鎮代會主席判刑1年10月緩刑4年

中廣新聞網

白委憂賴清德拋主權基金為投資美 卓榮泰:完全無關

新頭殼

政院:從未做出部會首長遞交辭職信的要求 內閣改組將在本週稍晚宣布

新頭殼

柯建銘主持!立院修憲委員會今開會 無異議推舉召委5人選

民視新聞網

要邱泰源遞辭呈遭拒?行政院:從未做此要求

NOWNEWS今日新聞

捷運環狀線工地吊車翻覆!砸毀2車1人送醫 驚悚畫面曝光

EBC 東森新聞

吊車翻覆猛砸灑水車 車頭全毀慘況曝

CTWANT

啟動憲改!立院召開修憲委員會 聚焦廢考監、18歲公民權

新頭殼

金飾、寶石誤當垃圾丟 彰化溪湖鎮清潔隊漏夜翻找尋回

中廣新聞網

快訊/捷運環狀線工安意外!吊車狠砸「司機嚇破膽送醫」畫面曝光

三立新聞網

南投「泡麵土地公」捐3車 服務弱勢做公益

中央通訊社

花蓮縣府證實將直飛韓國首爾 首航日期曝光

上報

數發部長黃彥男請辭,將回歸中研院投入研究工作

今周刊

經濟部長郭智輝「健康因素」請辭!內部信:個人去留事小,國家發展最重要「請堅定支持賴總統改革之路」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