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吃得少還是胖?恐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惹禍!中醫揭: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肥胖惡性循環」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09月17日02:45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吃得少還是胖?恐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惹禍!中醫揭: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肥胖惡性循環」

「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一直增加,月經也紊亂…」,這是不少女性共同的困擾,章晉瑋中醫師指出,這些困擾很可能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簡稱PCOS)有關。中醫在調理這種疾病需「辨證論治」,主要會從三個方面著手。

不只是荷爾蒙失調,「喝水也會胖」竟是這種體質

西醫認為PCOS主要是內分泌(荷爾蒙)失調導致的排卵問題。但是,中醫不只單看荷爾蒙生殖系統,而會更全面從身體「脾、肝、腎」三個重要臟腑著眼,瞭解荷爾蒙失調的原因。

章晉瑋中醫師解釋,臨床上常見的體質類型有以下幾種:

肝氣鬱結:長期壓力大、情緒緊繃、不易放鬆,導致氣血循環不順暢,就像身體裡的「氣」被堵住了。

痰濕體質:身體的「排水」和「代謝」功能變差了,多餘的水分和廢物排不出去,堆積在體內形成「痰濕」,這正是導致「喝水也會胖」這類莫名肥胖的常見原因。

腎氣不足:腎為先天之本,如果是天生體質較弱,或是後天過度勞累、損耗,影響了生殖功能和內分泌的平衡。

這些臟腑功能的失調,不只會讓月經有時來有時不來,還會帶來連串困擾:皮膚變差容易長痘、泛油光、體毛異常增多或頭髮變少、體重莫名上升,且肥胖又會反過來加重內分泌失調,形成「越胖越失調,越失調越胖」的惡性循環。

中醫三管齊下,破解惡性循環

中醫治療PCOS,最講究「辨證論治」,也就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狀況,量身打造治療計畫。章晉瑋中醫師說明,主要會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中藥調理:對症下藥改善體質

補腎能量:使用像熟地黃、山茱萸、山藥這類藥材,就像是幫身體的「能量電池」充電,改善腎氣不足的問題。

健脾除濕:茯苓、山藥、白朮、陳皮等藥材,能幫助強化脾胃功能,促進代謝,把體內多餘的「痰濕」排出去,改善水腫和虛胖。

溫陽助代謝:像肉桂、附子、乾薑、吳茱萸這類藥材,能溫暖身體,點燃代謝的引擎,促進氣血循環。

●針灸疏通:刺激穴位調和氣血透過刺激腹部、足部、以及背部相關的重要穴位,如:三陰交、氣海、關元、子宮穴,可以有效:促進卵巢功能恢復正常、改善骨盆腔的氣血循環,對於調理月經週期和輔助體重管理,都有幫助。

●生活調整:根基穩固療效加倍

聰明飲食:減少精緻醣類(如白飯、白麵包、麵條、甜點、含糖飲料)和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零食)。增加蔬菜、全穀類(如糙米、燕麥)和優質蛋白質(如魚、雞肉、豆類、豆腐)的攝取,並維持定時定量。

規律運動:每週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例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瑜伽,每次至少30分鐘,提升新陳代謝率,幫助燃燒熱量,更能紓解壓力。

優質睡眠:避免熬夜,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並確保睡眠充足達7-8小時為佳。睡得好,內分泌系統才能穩定運作。

情緒管理:學習釋放壓力的方法,例如深呼吸、冥想、培養興趣嗜好。保持心情愉快,可讓「肝氣」順暢,有助於穩定內分泌、打破惡性循環。《黃帝內經》強調:「疏其血氣,令其調達」,疏通氣血,就能讓它們和順通暢,因此心情放鬆是身體健康的關鍵。

自我檢測:我的肥胖和PCOS有關嗎?

章晉瑋中醫師建議,如果有以下多項症狀,就該提高警覺,考慮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

月經不規律:月經經常遲到、不來,或間隔時間很長(超過35天甚至幾個月)。

莫名肥胖:並沒有暴飲暴食,體重卻持續上升,尤其胖在腹部(中廣型肥胖)。

睡眠與情緒問題:睡眠品質差、很難入睡、或睡醒還是累;經常感到緊張、焦慮、不易放鬆。

皮膚問題:臉部、背部容易長痘痘、出油很多。

毛髮異常:體毛變多(例如上唇、下巴、腹部、乳暈周圍),或者頭髮變少(雄性禿)。

代謝相關:經常覺得口乾舌燥,舌頭上的舌苔看起來又厚又膩(尤其是白色或黃色)。

留意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致胖,中西合璧療效更佳

「肥胖不一定是吃太多造成的!」章晉瑋中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同時有月經不調、膚況變差等問題,要警覺是否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在背後影響。中醫治療PCOS的核心精神,在於「治病必求於本」,就是找出根本原因,進行整體的體質調理與改善。如果合併有明顯肥胖、血糖偏高、膽固醇異常,或是有生育計畫但遇到困難,建議可以同時尋求西醫診治,同時搭配中醫調理體質,西醫針對特定指標用藥或監控,兩者合作能達到更好的整體療效。

耐心配合中醫師的治療計畫,認真調整生活習慣,能一步步打破「肥胖」與「內分泌失調」互相加重的惡性循環。當身體內在的陰陽氣血恢復平衡,月經、肥胖、皮膚、毛髮等外在的困擾也會逐漸改善。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