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打造海港閱讀風景 營造旗津新文化風貌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USR團隊活化位於旗津、廢棄的「海軍第四造船廠單身技工宿舍」,打造「技工舍-旗津社會開創基地」,歷經10年耕耘,已蛻變為涵蓋長照據點居民空間、中山師生永續實踐場域、駐村藝術家工作室、多元友善廚房、大港校CC青年培力站和展示選品等多元複合場域。如今最後一塊拼圖完成,原技工舍第三寢室搖身一變書香滿溢,島上唯一一座獨立書店「旗津tha̍k冊2.0」今(15)日正式開幕啟用。
一磚一瓦、胼手胝足,國立中山大學師生從清理整建到戮力爭取產官學民資源,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海軍技工舍已成為擁有豐沛多元能量的「社會開創基地」並獲日本優秀設計賞肯定。10年來千坪場域逐步規劃整建,去年開始中山大學USR計畫夥伴攜手第一社大講師群、水電進階班與水電義工團、獨立書店小幫手及眾多熱心、默默贊助支持的人士,共同完成技工舍第三寢室改造啟用,中山大學與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書店店長蕭孟曲合作,「旗津tha̍k冊」獨立書店全新入駐。
書店保留修復原有技工寢室木窗,內部多以舊木再生製成的溫暖書架、手工木桌及窗邊閱讀角落作為裝飾,可感受承載歷史刻印的地標空間,以及體驗獨特的海邊書香氛圍。為當地居民、學子提供閱讀園地,也為旗津旅遊增添文藝氣息,吸引更多喜愛慢旅行的遊客停留。
中山大學城市共事館USR計畫主持人暨社會學系教授楊靜利表示,中山大學團隊以技工舍為計畫實踐場域基地,連結在地職人、校園師生和社區居民,致力推展技藝傳承、高齡照護、環境永續和社區創生等課題。大學USR社會責任核心精神在於帶領師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深入地方,發現問題,提出解方,旗津技工舍的活化改造正好見證10年來計畫團隊在這座高雄港區旁文化島嶼耕耘不懈的成果。今後中山大學團隊將持續貢獻己力,為營造旗津地區的新文化風貌而努力。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主任顏惠珠提到,身為老字號的第一社大,核心理念在於培養社會大眾的公共參與及公共意識,強調生活實踐與協作實作。技工舍的新場域會是第一社大在旗津的重要社區據點,未來的課程重點會是在地人才培育,將在地人力培訓成專業講師,「以在地教在地」,孵化旗津當地的公共教育人才與文化能量。
「希望書店不只是賣書,而是一個人、事、物交流的平台」,旗津tha̍k冊店長蕭孟曲認為旗津雖然是一個小島,然而人文底蘊深厚,他說明,書店6年前即在旗津通山路的老屋落地營運,這段期間,書店不斷深耕在地閱讀能量。此次搬新家進駐技工舍即是回到「初衷」,希冀更多人將注意力從觀光鬧區的旗後移轉至南邊的沙仔地,探索感受更多元的生活和文化民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