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百姓還是選舉考量? 免稅政策掀論戰
行政院近日宣布,自2026年起將調高免稅額、基本生活費及標準扣除額,符合所得門檻的租屋青年、四口家庭及三代同堂家庭,可免繳綜合所得稅。根據新制,租屋青年年所得低於62.6萬元、四口家庭年所得低於164.1萬元、三代同堂家庭年所得低於212.4萬元,特定五口家庭低於218.45萬元,都將享有免稅優惠。政策公布後,引發社會熱議。
LINE TODAY在首頁進行「你對明年免稅額增加,三類家庭可免繳所得稅有什麼看法?」網路投票,截至08月23日上午8時有超過1萬5千名網友參與,其中最多,有25.18%的網友認為「覺得是短期政策利多,可能用於選舉考量」、其次,19.67%的網友則表示「太好了,終於有實質減稅幫助」、接著,16.72%的網友表示「我不符合資格,希望門檻能再提高/擴大適用族群」,其後,15.31%的網友認為「支持減稅,但擔心財政永續與未來負擔」、11.48%的網友表示「不適用於我的家庭情況」、9.28%的網友認為「尚未掌握細節,希望先了解再評價」,目前投票仍在進行中。
除了投票,網友也紛紛貼文發表看法,呈現兩極反應。有網友質疑政策實際效果,認為調整幅度有限:「基本生活費增加300元⋯⋯光買專用垃圾袋都不夠了,怎麼生活?」另有人質疑,這是為了選舉在選前釋放利多政策:「2026年《3合1選舉》剩不到半年,越接近『選舉年』,肯定會釋放更多『大利多』!」。
持正面立場的網友則認為:「雖然自己用不到,但覺得是對很多人有幫助的政策,近期難得的好消息,推推。」也有人留言,「一些免稅也不無小補,尤其對三代同堂或雙薪家庭,能減輕不少經濟壓力。」。
另外,也有網友高度肯定「這是台灣近年來持續推動稅制再分配的成果:台灣從蔡英文上任至今,就持續在做收入、稅制上的再分配,持續提高免稅額和扣除額,讓更多人不用繳所得稅,明年還會繼續擴大免繳所得稅的範圍,減低中低收入族群的負擔。」該網友還補充,「九成的所得稅收來自不到兩成的高所得人口,社會福利和教育預算也不斷增加,這件事,沒有那麼多國家做得到。」。
然而,此次免稅政策限定特定族群也引發單身族抱怨:「有些人單身的也是很像低收入戶呵呵??只能默默靠自己。」另有人直言:「可憐乖乖上班的上班族,不敢生小孩,一毛稅都不能少,只能看自己繳的稅被瞎七八亂搞。」也有留言指出,「一樣都在賺錢,為何有人要繳,有人不用繳?為何不同時調降應繳的稅率,讓全民少繳?」。
除了免稅額本身,部分網友將焦點放在薪資與經濟結構:「提供基本工資才是最重要的吧,台灣勞工長期低薪,真的是很不堪。」有人提醒,「勞工所得稅減收,就會從營業稅著手,最後也是全民買單。」另有網友直言,「年輕的賺的錢不夠養自己,老的退休不夠錢看病,小的教育費太高,政府應該改善經濟成長與教養問題。」也有人表示無感:「本來所得就很低了!所以就扣不到什麼稅~!!希望能讓國民提高所得,更重要!」。
整體而言,政策調整引起廣泛討論,從認為「近期難得的好消息」到「只是選舉政策」的質疑聲浪並存。專家指出,免稅額調整短期確實能減輕特定族群負擔,但能否促進公平並兼顧財政永續,仍有待觀察。目前投票仍在進行中,網友貼文討論相當熱烈,請問你怎麼看呢?歡迎投票、貼文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