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跨領域共同合作 積極推廣食農教育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7)日出席「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開幕時表示,《食農教育法》於2022年5月通過後,政府對於學校午餐及在地食材訂定許多規範,代表政府透過立法方式、政策推動,結合農漁民與民間力量,讓大家既能吃得飽、吃得好,又能吃得健康。卓揆並強調,在實踐食農教育過程中,必須集結更多推動食農教育的夥伴,透過跨機關、跨領域共同合作,將食農教育的價值與理念澈底深植在國人心中。
「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開幕典禮今日在臺大綜合體育館舉行,卓揆指出,政府政策必須符合人民生活所需,同時臺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分子,更應善盡國際責任。糧食安全、氣候變遷及永續農業一直是政府施政最高的工作目標之一,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強調「零飢餓」、「責任消費」及「氣候行動」等概念,也與政府推動食農教育的目標宗旨非常契合。
對此,卓揆說,教育部與農業部持續與學校溝通,全力推動營養午餐及健康飲食觀念;衛生福利部則推廣全民健康飲食習慣,鼓勵民眾儘量多食用全穀類雜糧,為國人身體健康帶來助益;環境部在後端倡導惜食及循環利用觀念,融入整體食農教育之中;文化部更致力將臺灣美食及文化推廣到國際,展現文化無所不在、無遠弗屆的力量。卓揆也感謝許多民間團體發揮極大影響力,從社區、農漁會、學校、企業、基金會、媒體等,都成為推動食農教育與美食文化的力量之一,進而促成今日能夠舉辦第一屆食農教育大會。
卓揆也說,今年初,參加「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時,也見證許多老師及學校將食農教育成功延伸到家庭與社區,未來希望進一步延伸到更多民間團體與中央地方機關,透過公私部門全力推動。卓揆強調,政府推動食農教育的政策及目標已定,相關預算及人力也有,具備推動此一重大公共政策的力量,而在場先進都是推動食農教育的堅兵,期盼與政府共同攜手合作,持續擴大推廣食農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