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限定!探索台灣館:AI手錶推薦旅行、晶片長城與生態投影
半個世紀以來,台灣人均生產毛額增長85倍,關鍵極有可能在於一枚小小的晶片。70年代,政府撥出近乎天價的祕密資金,派出若干平均年齡30左右的「科技新窮」前往海外,帶回當時聞所未聞的半導體火苗。這場沒有辦法立即回收成本的投資,直到50年後的今天才發覺價值所在──這係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的劇情,影片近身採訪超過80位相關「賭客」,看他們最初如何下注,看科技之島如何成形。
生態╳科技,就是最佳台灣旅行
本屆萬博,來自台灣的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以「Tech World」名義參展,主題正是引以自豪的科技之島。只見展館外觀,以可回收金屬材質打造一座遠看成嶺側成峰的玉山,則自然生態結合未來科技的意旨昭然若揭。甚至沿著階梯與隊伍緩緩前行等待入場的過程,也像是走在登山小徑,則除卻生態與科技以外的第三主題──生命旅行,也隱隱約約呈現在遊人眼前。
確實,Tech World的三大展區正是圍繞著生命、自然與科技。每位入場人士會收到一支能夠測量脈搏的手錶,直到參觀完結,手錶將比對遊走在三大展區之間的心跳變化,估算觀眾對於不同主題的興奮/投入程度,最終由AI演算推薦一條合適你的台灣旅行路線。附帶一提,AI推薦的旅行路線確實非常私房,並非只有一般認知的野柳或故宮等著名景區,我就偷瞄了一下隔壁遊客的清單,竟然出現屏東市區!
在自然面前,我們都是小小鳥
首先登場的生命劇場,即以大量華碩平板搭配巨型圓柱投影,訴說島嶼由古至今的生態環境演化。平板電腦此時此刻化身朵朵鮮花,圍繞在神木周遭,搭配作家劉克襄的文字──唯有當我們把山放到目前,把自己弱小的生命放回大自然世界的懷抱裡,那一時那一地的生命情境才會放大、變重──則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感動不言而喻。我們如何創造美好的未來,才能返回美好的過去?成了萬博最深切的提問。
接著登場的未來劇場,則展示台灣歷來「造山」的成果。一如紀錄片所採訪的80多位幕後推手,小小晶片也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的幕後推手。你知道洗衣服需要多少晶片嗎?你知道搭捷運需要多少晶片嗎?觀眾來到這裡,可以親手觸摸由萬千晶片砌成的「長城」,讓你知道,所有的那些看不見,其實都是摸得到。
經典台味裡裡外外放送
最後,熱愛這座島嶼的你,除了收獲一條AI量身訂製的台灣旅行路線之外,還能在台味十足的商店,入手包括大眼豬存錢筒、流水席塑料凳、紅藍綠菜市仔購物袋(可樂果等零嘴甚至有台灣超商買不到的口味)。對於初次認識台灣的海外遊人,自然不能錯過與半導體同等級的台灣之光珍珠奶茶。
而如此台味,也從硬體延伸到軟體。造訪萬博當日艷陽高照,氣溫逼近攝氏30大關,眼見等候入場的人潮個個揮汗如雨,Tech World工作人員貼心提供洋傘外借服務──一邊撐傘一邊排隊,這確實非常「台灣」啊!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2025年7月號第161期《老(阪)神在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