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大罷免/蘇俊賓:全台都受傷 沒有贏家
[NOWnews今日新聞] 大罷免結果揭曉,25案罷免案全數失敗,24席藍委全數過關,保住立委席次,民進黨與罷團全面潰敗。不過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說,主張罷免的「公民團體」和執政黨失敗了,沒有被罷免的立委,其實也稱不上成功,原本利用四年問政成績爭取人民認同的制度,有一年多花在因應罷免,稱得上成功嗎?
蘇俊賓說,過去的一年,過半數的在野黨,即便有著過半數的選票,背負著還是正新鮮的民意,幾乎全數被戴上了一頂帽子:出賣國家,所謂的「公民」因為立法院的幾次法案衝突、預算刪除,覺醒了,說這些民意代表親共叛國。立法院的決議能不能夠監督和質疑?當然可以!但是在背叛國家、出賣國家的大框架下,認真說,在野黨所有的有道理的、沒道理的監督,都不重要了。
蘇俊賓說,輿論和鎂光燈已經不再去檢視實際內容,內容的是非論證也已不再重要,毒樹自然產生毒果,還有什麼好談的?當我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討論到底有沒有背叛?最後決定要大規模消滅在野黨的立委,不管選舉結果如誰所願,其實我們大家,都已經輸了。
蘇俊賓說,我們失去的是不同立場的人,彼此基本的信任和謀求共識的可能,每隔四年選舉兩次的激情,要平復其實已經不容易,如今,這個四年內的週期,我們面臨了好多好多次的選舉跟罷免,睜開眼睛,就在選舉,看到的言論,就是激化跟對立,我們社會可能可以建立共識的基礎和信任,幾乎不復存在。
蘇俊賓說,如今應該重大的議題,再也不重大,過去在立法院站上舞台的焦點是重大民生法案,如今,還有人關注嗎?要討論這些議題,一定要和政治衝突關聯,選定立場才能夠稍微站上舞台被討論一下,不同立場的詮釋,猜都猜得到論述,悲哀的是,這個立場,是政治框架上的立場,而不是這個議題本身的立場。
蘇俊賓說,此刻對國家尤其重要的經貿議題、產業佈局的問題和機、社會安全網的破碎、現在已經明顯,可以遇見10年後更加令人擔憂的的少子化、高齡化危機,急救章的綠能產業,收拾善後該怎麼做?能源配置如何多元兼顧國安?這些好需要站上舞台充分被討論,引入專業對話的議題,這一年多,消失了大半的舞台。
蘇俊賓說,大罷免,沒有大成功,對於人民,對於社會的傷害,都是傷害,政治的目的,是希望創造社會的發展與福祉,當整個社會的傷害這麼大的環境下,認真說,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或者一個政黨可以說是贏家,大家都輸了。
蘇俊賓也呼籲總統賴清德,「放下吧,往前看,不管你任期還有兩年多或者六年多,這都是國內外歷史上,因為大罷免,是最糟糕的一年多,歷任總統的執政經驗,即便不考慮他黨的經驗,民進黨也有兩位前任的總統,不論是陳水扁、蔡英文兩位總統,為什麼不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理由,在立法院少數黨的陳水扁總統任內,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朝野對話的基礎,不然不會有連任的機會。
蘇俊賓說,手上握著權力的人,才有權力遞出橄欖枝,如果在野黨提出的回應非常不合理,人民終究會反映在選票上,不需要擔心,民意已經決定了,也再次確認,選舉制度的四年任期,公平的讓每個人表現,進而接受檢驗,這是重要的制度基礎,期待,為了台灣的未來,大罷免之後,我們在破碎的土地上,重新建立可以看得到未來的互信。
顯示全部
留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