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川普要求! 傳談判團隊保護台灣稻作「寸步不讓」
127 觀看次數美國公布台灣的對等關稅,在談判過程中,有一個卡關的項目,就是農產稻米的進口,沒能達到川普滿意的程度,但相較日本對於農業產品的門戶大開,引發日本民眾一片罵聲,台灣在這方面,傳出談判團隊堅決,要保護國內的稻作,立場寸步不讓,畢竟水稻是全台第一大作物,維持現有架構,保障糧食安全,成為重中之重。
飯來張口,還不知道美國對台灣稻米張開多大的口,台灣稻農已經憂心忡忡,為了對等關稅要向美國折幾斗米的腰,因為水稻是全台第一大作物,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年產業400億以上,要是輕易開放恐怕讓水稻產業重創,和美國米相比,台灣米香氣佳黏度口感好光澤也亮。
但是美國米,偏乾鬆散無彈性,最大優勢是價格較台灣米低,進口的美國南方中粒米,與台灣蓬萊米口感相近,因價格相對低,目前台灣小吃店自助餐愛用,如果美國米零關稅進口,與台灣米價差,高達每公斤20元,台灣水稻產業可能會斷頭。
稻農說:「不把農業區塊保護好的時候,改天人家又用糧食來掐我們的脖子,那我們怎麼辦。」不過根據平面媒體報導,台灣談判團隊在稻米這一關寸步不讓,維持現有架構,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關,反觀日本,對美國打開更大的進口稻米大門。
2024年日本從美國進口,34.6萬噸美國米,占全國45%,目前美國是日本最大進口國,對美國開放後,日本從美國進口稻米量提升75%,追加採購包括玉米大豆在內,8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如此一來2025年初,日本國產米約每公斤5.4美元,進口美國米最高不超過每公斤3.3美元。
最便宜美國米只有日本米價錢的1/4,再擴大開放,成本考量下,日本米競爭力可能大幅下滑,因此引發日本稻農反彈,眼下的台灣面臨美國進口的壓力,該如何自保。
台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說:「不可以標示美國來源地的話,那我自己標示我是台灣的,我是台灣豬,我是台灣牛,應該不過分吧,在這情況下即使價錢比較高,我們都願意花這個錢來支持的話,對業者來講就是很大的支撐。」只能盡力防範,畢竟台灣談判結果,還不知道生米煮成了多少熟飯。
自動播放下一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