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iPhone能「嗶」進北捷了!多元支付硬體完工,明年起開放10大電支、信用卡、Apple Pay感應搭車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0月13日09:31 • 發布於 10月13日07:42

2025/10/13更新:

台北捷運公司最新公告指出,「閘門電子主單元模組重置案」已於10月完工,並同步展開票證服務測試。
新系統將新增QR乘車碼與信用卡感應功能,預計明年1月起開放QR乘車碼,信用卡乘車將由台新銀行先行驗測6個月,若順利,將於明年7月全面上線。
此次更新除了保留儲值卡功能,也新增更多行動支付選項,包括TWQR、悠遊付、iPASS MONEY、icash Pay、街口支付、台新 Pay、玉山 Wallet、全支付、全盈+PAY、LINE Pay等。
旅客未來可使用實體信用卡,或透過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感應搭乘。
蘋果用戶則要注意, Apple Pay 綁定信用卡的「快速模式(ECP)」功能,目前由收單銀行與蘋果公司合作開發中,預計在明年7月與信用卡乘車一併開放 屆時旅客可使用信用卡或手機感應過閘門,提升支付自由度與搭乘便利性。

以下為2024/8/23報導:

果粉也能用手機「嗶」進北捷了嗎?

果粉也能用手機「嗶」進北捷了嗎?台北捷運公司處長胡正倫於北市議會中報告捷運閘門重置工程的進度,預告未來將新增2種手機搭乘捷運的方式,包括「手機綁定信用卡」、「手機內建交通卡」,預計2026年開放相關服務。

北捷指出,未來自動收費閘門電子主單元重置完成後,除原功能外,將新增二維碼(QR)票證及信用卡(EMV)感應乘車功能;對民眾來說,要走進北捷,手機綁定信用卡或內建交通卡,都可感應閘門乘車,方式如下:
- 手機綁定信用卡 :經解鎖後感應進出閘門。
- 手機內建交通卡 :不需解鎖直接感應進出閘門。

北捷預告,將新增2種用手機搭乘捷運的方式,就連現在受到限制的iPhone也能使用。

不過,北捷也指出,若要像日本的iPhone內建Suica(西瓜卡),北捷這邊仍需要等待悠遊卡公司與蘋果合作建置才行。重置案於2023年~2025年進行建置,預計2026年才會開放相關服務。

北捷指出,未來自動收費閘門電子主單元重置完成後,除原功能外,將新增二維碼(QR)票證及信用卡(EMV)感應乘車功能。

除了解決閘門問題,根據《數位時代》採訪,iPhone想順利「嗶」進北捷還有哪些難關?以下為2022.10.24報導:

用手機完成生活中的大小支付,在過去疫情肆虐的兩年,已經漸漸成為大家的日常習慣,從超市採買、週年慶血拼,或是到超商買一杯咖啡,都已經能用手機完成。但在每天必經的「行」這一環節,想用手機完成付費卻困難重重,大多數人出門還是得要記得默念一項「悠遊卡」。

事實上,目前Android手機已經開放用戶向電信業者申請NFC SIM卡,或結合App啟動NFC感應(例如悠遊付),做到刷手機進站。或像台灣三星電子與悠遊卡公司合作,讓用戶將悠遊卡加入Samsung Pay中,指定機款皆都能做到「嗶」進站。

再對照用戶海外旅遊時的體驗,如在日本、香港時,能將Suica(西瓜卡)、八達通等交通卡裝進iPhone,做到刷機進站。

但是,在台灣擁有過但市占率的iPhone,內建的Apple Pay與悠遊卡卻無法綁定,讓雙北通勤族流暢的手機支付旅程,必須在台北捷運的閘門前暫停。

Suica(西瓜卡)綁定手機,就可以免帶卡自由進出車站、地鐵,是許多人到日本旅遊的記憶。

種種前因堆疊,加上10月初悠遊卡公司推出第二代卡SuperCard,強打手機就能為卡片加值,讓關於「被北捷閘門中斷的支付體驗」的討論再次熱烈起來。用戶忍不住要詢問,「為什麼不能讓Apple pay錢包綁定悠遊卡,做到拿iPhone嗶卡入北捷?」

對此,《數位時代》採訪電子票證業者、驗票機業者、捷運業者、晶片貿易商、交通主管機關等,發現要結合悠遊卡與iPhone,在現階段來看,有3大難關。

延伸閱讀:SuperCard悠遊卡開賣!一次可刷1萬元、用手機也能加值,怎麼做?

難關一:Apple pay交通卡不支援悠遊卡晶片格式

在iPhone Apple pay的「錢包」中,其實有一項是加入「交通卡」的功能,當用戶將符合資格的交通卡加入「錢包」後,預設便會開啟「快速模式」,也就是說,可以直接拿出手機「嗶」進站。

再來看各國的交通卡,雖然只有小小一張,但是使用的「晶片格式」截然不同。盤點世界上Apple支援交通卡的案例,有使用「Felica晶片」的日本與香港、使用「Mifare DESfire」的美國,以及支援「CPU Card」(也稱JAVA Card)的新加坡、北京與上海,共3種規格。

根據金管會發布的儲值卡資料,截至今年8月,市面上已經有近9,700萬張悠遊卡。悠遊卡董事長陳亭如日前在記者會上表示,當中僅有1成是晶片悠遊卡(CPU Card),其他9成都是採用Mifare classic的第一代卡片。

也就是說,大多數用戶使用的悠遊卡,從最初就不屬於Apple pay支援的晶片格式。 一位密碼學專家指出,Apple之所以不支援悠遊卡使用的Mifare Classic,主要是擔心不夠安全、有被破解的疑慮。

難關二:即便Apple pay可支援悠遊卡,北捷閘門也是問題

既然現有的卡片無法支援,那如果將全部的悠遊卡,換成Apple交通卡所支援的3種晶片格式,是否可行?

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臺北捷運告訴《數位時代》,「因iPhone內建的NFC票卡通訊格式與現行閘門不同,故需升級讀卡機,並搭配閘門的軟體修改,方能支援。」

產業人士補充,對閘門上的感應器來說,用戶以Apple交通卡進站時,其用戶編號會比持卡進站多出一組iPhone的識別碼,該識別碼並不在現階段北捷驗票機的讀取範圍中。不過,在不全面翻新設備的前提下,未來臺北捷運透過軟體升級,還是有機會以CPU Card規格完成交易。

除此之外,針對未來是否有翻新閘門、設備的規劃。臺北捷運表示:「現階段閘門是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自民國96年起陸續購置,最早一批使用迄今已超過15年,目前本公司已規劃閘門內部重要零組件(電子主單元模組)的重置更新。」

其實,想用iPhone刷進臺北捷運閘門,除了Apple交通卡之外,也能以Apple Pay的方式進站。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是通過電子票證的金流,後者是走信用卡的金流系統。

高雄捷運、機捷的例子:怎麼做到的?

搭過機捷、環狀線、高雄捷運的旅客,應該都會注意到閘門上有3塊感應區:QR Code掃描區、電子票證感應區、行動支付感應區(如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等)。

以高雄捷運為例,自2014年開始規劃,於2019年將紅、橘線共38個站點中,所有的閘門與中央處理機系統進行擴充、改造或升級,總改造數量約1,000台。正因為有這次的改動,才讓高雄捷運可以支援更多的支付方式。

高雄捷運閘門支援3種支付工具:包含QR Code感應(右上)、信用卡與Apple Pay等(左上),以及常用的電子票證卡片(左下)。

業者分析,因為高雄捷運、環狀線與機捷不論是線路、站點數都遠低於臺北捷運的規模,相較之下翻新成本較低,能更快速地採用新的設備。此外,高雄捷運也補充,該次計畫同時獲交通部、各票證公司、部分信用卡公司補助或協助。依高捷經驗,就算臺北捷運有意翻新設備,新增Apple Pay(非交通卡)付款進站的方式,需要公部門與民間部門共同出資。

難關三:Apple pay綁悠遊卡可衝銷量,但iPhone市占已過半

除了上述的規格限制之外,也有販售電子票證的業者,從企業利益的角度提出觀察。

業者分析,iPhone的本業依然是賣手機,當初Apple Pay交通卡會選擇支援日本、中國市場,是因為當時iPhone在該市場上有強勁的在地對手,如日本市場的Sony、Sharp,中國市場的華為、OPPO等。

所以Apple希望藉由服務帶動銷量的方式,刺激iPhone市占率。例如2016年iPhone 7推出時,在日本販售的機型,就已經可支援由JR東日本發售的交通卡Suica。

2016年推出的iPhone 7日本型號支援將Suica加入Apple交通卡中。

2016年9月,在iPhone 7發布的兩天後,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表了對iPhone在日本銷量的預測,「iPhone有可能在2016年第四季突破銷售紀錄,拉大與其他品牌如Sony、Fujitsu、Sharp的差異。」根據日本調研機構BCN數據,在2017年全年日本手機銷量中,iPhone 7銷量高達24.6%,加總其他iPhone型號,品牌總市占率為46.3%。

但是看回台灣,根據調研機構Statcounter調查,iPhone市占率已經達到50.56%,超過一半,這可能讓Apple沒有十足的迫切性進行開發。

SuperCard也許…還有伏筆?

總結來說,從上述3個關卡來看,如果悠遊卡想要做到像Suica、八達通一樣,可以直接綁定Apple交通卡,悠遊卡公司與臺北捷運要合作克服卡片規格、閘門感應器的相容性等因素,以及最決定性的問題:Apple與電子票證公司的利益是否能對焦。

據了解,這次悠遊卡公司推出的SuperCard採用的是CPU Card,已經是Apple Pay交通卡支援的3種晶片規格之一。對此,《數位時代》詢問悠遊卡公司未來SuperCard的相關規劃,悠遊卡總經理邱昱凱僅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回覆:「SuperCard所使用的規格,未來是可以被Apple採用的。」

責任編輯:錢玉紘

延伸閱讀

美廉社電子標籤背後推手!雲創通訊靠低耗電客製,擊敗外商吃下智慧零售大單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要來了!全機eSIM、售價上看8萬元,規格、發售日期一次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特斯拉股東通過近兆美元薪酬案 馬斯克獲壓倒性支持

路透社
02

美媒:白宮將不允許輝達降規晶片B30A銷往中國

路透社
03

統計:美10月裁員創22年同月新高

路透社
04

彭博:中國若恢復安世晶片出口 荷蘭最快下週擱置控制令

路透社
05

歐盟:境內數位平台販售色情內容與武器皆觸法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9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