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貓咪不只會記仇 還會用行為表達不滿?改善關係有妙招 !

火報

更新於 10月07日02:36 • 發布於 10月07日02:04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你家的貓咪是不是曾經「突然不理人」,甚至避而不見?這種行為並非偶然,而是牠們獨特的情緒記憶在發揮作用。動物行為專家指出,貓咪具備高度敏感的心理防禦機制,當遭遇不愉快經驗時,會以一系列行為表達不滿,甚至長期「記仇」。

🐾 專家解析:貓咪的「記仇行為」並非人類情緒的模仿,而是源自牠們對安全感的高度需求。以下五種常見反應,是飼主最容易忽略的情緒訊號:

一、刻意保持距離: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曾被驚嚇或不當對待的貓咪,會主動避開相關人事物,以距離維持心理安全。 👉 專家建議:切勿強行接近,應給予牠時間與空間,讓牠慢慢恢復信任。

二、發出刺耳聲音:情緒警報器啟動 嘶嘶聲、低沉呼嚕聲等,是貓咪表達不悅或警告的方式。 👉 解讀關鍵:觀察聲音出現的情境與頻率,有助於理解牠的情緒狀態。

三、躲藏拒互動:尋求安全感的避風港 貓咪若感到不安,常會躲進衣櫃、床底或高處,拒絕互動。 👉 對策:尊重牠的隱私空間,讓牠在安心的環境中逐步恢復信任。

四、抓咬行為:非惡意的情緒溝通 輕抓或咬人是貓咪表達壓力或抗議的方式,並非攻擊。 👉 飼主需辨識:透過抓咬的強度與情境,判斷是否為遊戲或情緒反應。

五、修復關係:耐心與尊重是關鍵 想讓貓咪釋懷,飼主可透過安靜環境、零食、玩具建立正向連結,並避免強迫互動。 👉 建議步驟:觀察情緒訊號,循序漸進地靠近,讓貓咪感受到安全與關愛。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今立冬出太陽!諺語「立冬暖冬天冷」 氣象署搬數據:只有1句可信

三立新聞網
02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3

普發萬元刺激估買氣增2成以上 業者坦言:3原因「出國比較便宜」

聯合新聞網
04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5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6

鳳凰颱風恐「穿越台灣」!氣象署最快下週二發陸警 豪雨從北炸到南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