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國民金孫林昀儒聯手真珠推4道回憶滋味!模仿捏壽司美食帳號曝光

景點家

更新於 09月07日03:46 • 發布於 09月07日03:40

文/景點+ Rhoda整理報導

台灣桌球一哥、國民金孫林昀儒斜槓料理總監,將私藏回憶限定料理擺上桌!與饗賓集團旗下台菜品牌「真珠 台灣佳味」聯手合作,由真珠研發主廚以林昀儒珍藏的家鄉滋味為基底,攜手推出〈蒜淘鮑魚雞湯〉、〈金孫四季豆〉、〈冠軍!海鮮蒸蛋〉以及〈家香醬燒中卷〉共4道獨具匠心的料理!

「真珠 台灣佳味」聯手林昀儒傳承台菜美好滋味!(圖/景點+ 張盈盈,以下同)

記者會上林昀儒還擺出做握壽司的動作,顯現出他熱愛壽司,雖然看起來有些害羞倒也笑得非常燦爛!而林昀儒經營的IG美食帳號mickey__lin_food已有1.8萬的追蹤者,也透露出他對美食的涉獵與熱愛。

喜愛壽司的林昀儒擺出做握壽司的動作。

這次與「真珠 台灣佳味」合作,也是林昀儒首度跨界挑戰料理創作,親自參與菜色調整與試菜,將屬於「林家」的好味道搬上餐桌。

第一道〈蒜淘鮑魚雞湯〉,是他與家人團圓必喝的雞湯,集鮮美精華於一鍋,憶起每次「從奶奶手中接過一碗料比湯多的雞湯」,總能感受到滿滿的關愛,豐富的雞湯,滿溢的蒜頭香氣,是家的滋味,也是團聚的美好。

蒜淘鮑魚雞湯。

(圖/真珠 台灣佳味)

〈金孫四季豆〉則來自林昀儒對奶奶的思念,奶奶知道林昀儒喜歡吃四季豆,每年都會親自栽種、親手採收,再拿出經典手路菜的廚藝,時而清炒、時而加料。

而讓林昀儒最喜愛的是與鹹蛋黃搭配的豐富口感,裹上一層金沙,淡薄清甜、淡薄厚鹹,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充滿濃濃的家鄉味,奶奶端菜上桌的場景依舊歷歷在目。

金孫四季豆。(圖/景點+ 張盈盈)

(圖/真珠 台灣佳味)

兩道佳餚,充滿著與奶奶的各種暖心回憶,這次由「真珠」精心復刻屬於林昀儒的思念滋味,讓大家一同細細品味,感受來自溫暖長輩的悉心問候。

(圖/景點+ 張盈盈)

專屬的幸運料理!這道〈冠軍!海鮮蒸蛋〉構想出自林昀儒媽媽手藝,在2019年出戰T2鑽石聯賽時,媽媽利用下塌飯店的簡易廚房,快速製作出的暖烘烘蒸蛋,雖然純粹而簡單,但卻散發著家的溫度,帶給他內心安定的力量,最終在激烈對抗中連續擊敗多位國際強手,成功摘下冠軍,蒸蛋也因此成為他每次賽前必備的幸運物。

冠軍!海鮮蒸蛋。(圖/景點+ 張盈盈)

這道「林家」的私藏幸運料理,特別由「真珠」結合新鮮的海鮮原料融入其中,將這道承載著情感與奮鬥的幸運料理,獻給饕客滿滿的元氣,滑嫩的蒸蛋鮮香四溢,讓人感受到簡單卻動人的滋味。

(圖/真珠 台灣佳味)

「海鮮,就是媽媽的堅持。」林昀儒說,媽媽是澎湖人,從小到大,他都能感受到媽媽對於新鮮海鮮的箇中堅持,疼愛家人的外婆,常常從老家寄送最新鮮的中卷,再由媽媽的好手藝熱鍋炒香、收汁提味,一盤拿手好菜隨即端上桌。

這道〈家香醬燒中卷〉,精心復刻林昀儒記憶裡媽媽好手藝的美味,鮮嫩Q彈的中卷,搭配細心調配的鹹甜醬燒,每一口咬下都伴隨來自深邃大海的鮮甜滋味,象徵家人永遠的愛,新鮮不過期。

家香醬燒中卷。(圖/景點+ 張盈盈)

不論是奶奶的經典手路菜,還是媽媽的冠軍幸運料理,四道料理都蘊含著林昀儒與家人深厚的情感與珍貴回憶。

(圖/真珠 台灣佳味,以下同)

4道林昀儒必吃幸運料理、特色手路菜限時販售。

〈蒜淘鮑魚雞湯〉、〈金孫四季豆〉、〈冠軍!海鮮蒸蛋〉、〈家香醬燒中卷〉即日起於「真珠」全台各門市限時販售,由台灣「國民金孫」林昀儒親自端出家的好味道,帶來專屬的溫暖與美味。

朴寶劍最愛韓國沙拉SALADY來了!台灣首店試營運開幕情報必看

https://www.mook.com.tw/article/38602

加入景點+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基隆百年「蔡家園餅店」9/20熄燈 網不捨:最好吃的咖哩餅

EBC 東森新聞
02

首個歐盟認證的護腸水果!每天2顆就能排便順暢:比瀉藥有效

三立新聞網
03

日本的台灣料理驚魂記!住在日本的台灣人接受不了「日式」台灣料理店的6個理由

LIVE JAPAN
04

牛排店花80元就能吃到飽!網友大讚「1隱藏吃法」,有吃有喝、CP值超高

食尚玩家
05

先喝道買一送一!小王子保冷袋粉絲必收愛蜜荔錫蘭UberEats喝起來

景點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