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捷藏10年的藝術地圖!6件盤點:世大運聖火豪華朗機工、日本風動雕塑名家、美國觀念藝術大師入列
就在桃園捷運「綠線」測試掀起話題的同時,最早通車的桃園機捷近來也動作頻頻:加開班次、全面升級直達車座椅,為的就是提升整體的搭乘體驗。然而在車廂空間之外,許多人也許從沒注意過機捷沿線各站,其實默默置入了許多藝術作品,包括豪華朗機工、日本風動雕塑名家高田洋一、美國近代知名的觀念藝術大師Joseph Kosuth等人作品,讓出國、通勤路線秒變美術館,這些機捷裡藏了將近10年的藝術品你認得幾件?
延伸閱讀:桃園捷運「綠線」啟動測試!全自動無人駕駛,21個上車地點一次看
桃園機捷佈局藝術地圖
Source:桃園觀光導覽網
桃園機捷正式通車已將近10年,全長約52公里、共設22站,「紫色直達車」銜接台北車站與機場,「藍色普通車」則各站停靠,通車後形成臺北—新北—桃園的重要交通骨幹,沿線的多件公共藝術為機捷沿線之常設項目,以「把藝術帶入大眾生活,豐富旅客體驗」為主旨,讓忙碌的旅客有機會駐足欣賞,也藉此展現台灣的文化與創意。
延伸閱讀:桃園捷運「藝文特區站」搶先通車!串連京站百貨、蔦屋書店、威秀影城
桃園機捷藝術品01台北車站/文化基因—Meme
空間尺度最大的就是這件位於A1 台北車站天花板的《文化基因—Meme》,由日本風動藝術家高田洋一創作。以鋁、不鏽鋼、鋼、鉛等材質呈現「meme」這個概念,象徵城市文化的複製、擴散與共鳴,透過結構與光影,將轉乘節點化作流動的“記憶中樞”,觀者在抬頭之間感知文化訊息的傳遞,以及日常與旅行之間的過渡。作為機捷上台北車站入線門戶,該作以簡練語彙建立出明顯辨識度,與站體動線產生緊密對話。
Source:桃園機捷
延伸閱讀:桃園捷運「藝文特區站」搶先通車!串連京站百貨、蔦屋書店、威秀影城
桃園機捷藝術品02台北車站 /紛紛從田裡飛
Source:桃園機捷
這件「純文字」作品是來自美國觀念藝術大師Joseph Kosuth,設於B1的臨停接送區。當年Kosuth應機捷之邀,以語言與觀念為核心,特別擷取了台灣早期現代主義小說家郭松棻的創作文本:〈奔跑的母親〉,「因為他的作品充分傳達出個人生命中無以迴避的存在困境,拉扯於離開家庭的連繫以及深植內心的認同感之間所引發的愧疚。」這件作品反應一位暫停腳程、遁入反思中的行旅者腳蹤,作品在往返行旅的節奏中,形塑出「閱讀—穿越—離開」的三段式體驗,讓交通節點成為思想與視覺的交會點。將文本作為現地的語意裝置,藉以召喚城市與歷史記憶。
桃園機捷藝術品03林口站 /一個自在的游晃
曾為世運會打造聖火台的台灣跨界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luxury logico),以機械裝置、環控系統、表演思考形態作品聞名,《一個自在的游晃》位於A9林口站入口大廳天花板,結合馬達機構與懸吊結構,透過規律與微差的運動,生成兼具秩序與詩意的天花動態裝置。裝置以「游晃」回應候車、轉乘的等待節奏,將公共空間轉化為具有時間感的光影場域。
Source:桃園機捷
桃園機捷藝術品04新莊副都心站 /幸福之旅
Source:交通部鐵道局
位於A4新莊副都心站的《幸福之旅》是台灣雕塑家任大賢作品,以不鏽鋼焊接構成,「線描」輪廓創造虛與實的交疊出穿透式的站內風景。作品同步分布於2F連通層與5F南北向月台,與站體尺度、視線走廊相互呼應。穿透性的材質特性使觀者在移動中形成多重視角,將通勤路徑轉化為流動的美學經驗。
桃園機捷藝術品05 新北產業園區/
伽利略與他朋友們留給我的月亮
這件來自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Sunil Gawde的《伽利略與他朋友們留給我的月亮》,作品正面呈現多顆不同速度、大小的「月亮」影像,背面則可見連續運轉的輪軸機構,這件作品位於A3新北產業園區站大廳穿堂,將科學理性、詩性想像並置,營造具節律性的觀賞動線,成為機捷沿線少見的機械詩學場域。藉由柔和/尖銳、理性/感性等衝突性的二元對立手法,突顯出生命本質的矛盾與對立。
Source:交通部鐵道局
桃園機捷藝術品06三重站 / 夢想與回憶的輸送帶
沒有想到A2三重站有巨型旅行硬箱!《夢想與回憶的輸送帶》由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陶亞倫創作,裝置於月台的南側機房建築體,把整個城市記憶裝上「帶」,以「輸送帶」意象,象徵人流、物資、記憶在都會中的持續傳遞,將「通勤」轉譯為「經驗的運輸」,而「旅行箱」作為乘載個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象徵物件,讓冰冷的機房也有了旅行的想像。
2025南韓最美女演員Top10!宋慧喬、金智媛、秀智、蔡秀彬持續霸榜,Jisoo竟跌出榜外?
植物性才安心?春夏溫和「美白精華」7款:品木宣言、倩碧專為敏感肌打造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