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貓咪絕育有必要嗎?利與弊、手術時機與健康重點一次看懂 !

火報

更新於 10月18日03:56 • 發布於 10月18日03:56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貓咪是否應該絕育,是許多飼主在飼養過程中常見的疑問。絕育手術不僅與繁殖控制有關,更影響貓咪的行為、健康與壽命。了解絕育的利與弊,以及最佳手術時機,能幫助飼主做出最適合毛孩的決定。

一、絕育的主要好處:行為穩定與健康提升

1. 減少攻擊與標記行為
公貓未絕育時常會出現噴尿、打架或外出尋找配偶的行為,這些不僅讓飼主困擾,也增加受傷風險。絕育後,荷爾蒙分泌減少,貓咪會變得更安定、親人,也較不會出現強烈的佔地或攻擊行為。

2. 降低疾病風險
母貓絕育能有效預防子宮蓄膿、卵巢與乳腺腫瘤等疾病;公貓則可避免睪丸癌與前列腺相關問題。整體來看,絕育能顯著提升貓咪的健康與壽命。

3. 控制流浪貓數量
許多城市流浪貓問題嚴重,絕育是防止過度繁殖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家貓,也可能因外出或意外懷孕導致幼貓誕生,造成飼主壓力與社會資源負擔。

貓咪絕育可改善行為、降低疾病風險,並控制流浪貓數量,提升健康與安全。圖:pixabay

二、絕育的潛在影響:體重與活動力變化

雖然絕育有許多優點,但也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手術後貓咪的新陳代謝下降,活動量減少,若餵食方式不調整,容易導致肥胖。體重增加又可能引起關節或泌尿系統疾病。
因此,飼主應在手術後調整飲食熱量,選擇專為絕育貓設計的飼料,並增加互動遊戲與活動空間,幫助貓咪維持健康體態。

三、手術時機:掌握最佳年齡效果更好

多數獸醫建議在6個月至1歲之間進行絕育,此時貓咪的生理發育已趨穩定,能降低手術風險,也可在發情前預防不必要的行為與健康問題。
若貓咪年齡較大,仍可絕育,但手術前應先進行健康檢查,確保心臟與肝腎功能正常,減少麻醉風險。

四、術後照護:細心觀察是關鍵

手術後的幾天內,貓咪可能出現食慾下降或活動減少的情況。飼主應保持傷口乾淨、避免舔咬,並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止痛或抗生素。若出現紅腫、滲液或精神異常等情況,應立即回診。
同時,提供安靜、安全的休息空間,有助於牠更快恢復。

手術後貓咪可能食慾下降、活動減少,飼主應保持傷口乾淨、依醫囑用藥,並提供安靜休息空間。圖:pixabay

貓咪絕育不僅有助於穩定情緒、降低疾病風險,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繁殖問題。然而,術後照護與體重管理同樣重要。
飼主若能根據貓咪年齡、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選擇合適的時機與照護方式,就能讓絕育成為幫助毛孩更長壽、更幸福的決定 !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今立冬出太陽!諺語「立冬暖冬天冷」 氣象署搬數據:只有1句可信

三立新聞網
02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3

普發萬元刺激估買氣增2成以上 業者坦言:3原因「出國比較便宜」

聯合新聞網
04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5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6

鳳凰颱風恐「穿越台灣」!氣象署最快下週二發陸警 豪雨從北炸到南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