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品」幾乎治百病?醫師、營養師揭血壓穩定、護腎關鍵
高血壓是腦中風、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危險因子!有營養師曾引用研究指出「水喝不夠」會導致血壓控制困難不穩定,代表身體健康正在發出警訊!
身體缺水導致血壓升高?
許多醫師和營養師專家,都分享過飲料不能代替水,營養師薛曉晶曾透過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表示「身體缺水會讓血液變濃稠,心臟需更用力工作,導致血壓升高」。
薛曉晶營養師也引用2021年發表於《The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的研究,中國高血壓患者普遍「鈉攝取過高」、「鉀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明顯偏低」,導致血壓控制困難,因此她建議患者應保持良好水分平衡,是降低血壓的基礎。每天分次喝足2000~2500ml水,並以白開水為主,試著讓「喝水」成為降血壓的健康習慣。
薛曉晶營養師引用研究報告,表示「身體缺水導致血壓升高」。圖片來源:FB@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
此外,國健署在網站衛教資訊也表示,高血壓是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所有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血壓值。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至少量1次血壓的習慣。
「10大傷腎行為」也包括水喝太少?
關於補水保健康生活習慣,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有台灣腎臟權威之稱的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曾透露「10大傷腎行為」包括:
- 水喝太少
- 高油、鹽、糖的飲食習慣
- 常攝取飲料、零食及加工類食品
- 隨意食用保健食品
- 錯誤使用飲水容器
- 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
- 止痛藥、抗生素與成藥濫用
- 抽菸
- 憋尿
- 久坐不動
綜合醫師和營養師的提醒,「水喝太少」不只導致血壓不穩定,也會造成腎臟負擔。值得注意的是,在喝水方式方面,洪永祥醫師表示,若食用外帶熱湯裝袋,高溫可能使塑膠溶出有害物質,讓身體受到傷害,在選擇使用飲水容器時也需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氣溫變低為何易中風?專家曝「魚油護心3功效」1類人不適合服用
披薩也入列!研究曝「這類食物」危害心血管致死率增50%:易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