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想入股?台積電傳考慮「退款66億美元補貼」拒當美積電,美方官員怎麼說?
重點一:美國政府正考慮將《晶片法案》補助轉為英特爾(Intel)10%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重點二:台積電高層已討論,若美國要求持股,可能退還高達66億美元(約新台幣2020億元)補貼。
重點三:美國政府目前不打算入股已積極擴大美國投資的台積電及美光等大型晶片廠。
美國政府近期針對半導體產業補助政策出現重大轉向。據《華爾街日報》與多家外媒報導,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正在考慮將《晶片法案》(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轉為英特爾(Intel)10%股權,若談判成功,政府將成為這家美國半導體巨頭的最大股東。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證實 ,政府已與英特爾就股權交換展開談判,並不排除未來對其他企業採取類似做法。 此舉意在提升美國晶片產業競爭力,並確保納稅人利益不僅止於「撒錢」,而是能直接參與企業決策與分紅。
盧特尼克在接受《CNBC》時指出,前任拜登政府「簡直是免費送錢」,而川普總統的理念則是 「若政府出錢,就該分一杯羹。」
已擴大投資者可豁免!台積電、美光⋯暫時安全
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的計畫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尤其是台積電、美光及三星等大型晶片廠。值得注意的是,《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 台積電高層表明「從未嚴重依賴美國財政支持」,且已明確討論,若美方要求持股,可能退還高達66億美元補貼(亞利桑那州設廠補貼),以示對美國政府入股計畫的抗拒態度。
針對業界對美國政府擬以《晶片法案》補助款強勢入股的疑慮,一名政府官員於美國時間周四澄清,商務部並無意尋求持有台積電或美光等公司的股權,因為這些公司正持續擴大其在美國的投資承諾。該官員表示,股權要求主要針對那些未能提升其投資額度的受補助企業,意在敦促企業加碼投資美國。
要求股權的作法,是川普政府更廣泛產業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運用政府力量引導企業行為,以符合「美國優先」的政策目標。商務部長 Lutnick 持續向《晶片法案》的受助者施壓,要求其增加在美國的總投資額,為納稅人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美國優先」政策惹議,未來恐面臨法律挑戰
除了股權策略,川普近期亦表示,將對在美國投入更多資金的公司,豁免高達100%的晶片進口關稅。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採取懲罰性措施,例如對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向中國的銷售額抽取15%的分成。
川普政府對私營企業的直接干預已引發企業界焦慮,在此次與英特爾加速股權談判之前,川普便曾因其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與中國的關聯而公開要求其辭職,展現其恩威並施的強硬姿態。儘管可能面臨法律挑戰,但已明確揭示川普政府將更深入地運用政策工具,塑造美國本土的科技與製造業版圖。
延伸閱讀:今年最強卡王來了!「中信uniopen聯名卡」強勢誕生,解析羅智先背後3大盤算
Google Pixel 10來了!超狂AI代理功能、換上台積電心臟,亮點一次整理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3家純網銀上半年累虧85億元!金管會:皆努力改善業務,再給一點時間
比安靜離職更毒?職場無聲內耗新名詞:「安靜崩潰」是什麼?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