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部掛牌》接任部長 李洋:歡迎各界監督、一步步做好
中華民國運動部今天揭牌,首任部長、2屆奧運羽球金牌李洋展現出運動員務實態度,表示並沒有預先設定要做多好,「應該是一步步做好,有做到的持續努力,沒做到的也由大家來督促,歡迎各界來監督。」
正式上任前,李洋已揭示6大方向,全民運動真正落實、整合資源強化競技發展、推動國際賽事與交流、促進運動產業成長、實踐永續與多元價值,以及投入兒童、青少年與基層培育,今天接過任命狀與印信,除再次重申6大方向,也展現謙遜、務實態度。
「基層聲音很重要,並不是我們要將臺灣體育運動帶到什麼境界,而是大家讓我們能推進到什麼境界。」李洋說,「我沒有先想過或設定要做到多好,我好不好或適不適任,也不是我自己說了算,而是大家一起來檢視。很感謝總統和院長願意給我機會,運動部成立對臺灣運動體育發展非常有意義。」
李洋表示,自己在退役後就很希望幫助臺灣建立起全民運動,被諮詢接掌運動部前,也曾以個人名義贊助6位運動員,運動部部長是很刺激的全新挑戰,自己思考很久,也和家人討論,才決定接受。
運動部並不像以往教育部體育署設置學校體育專門單位,而近期體育班議題發酵。李洋說:「我自己從小到大都是體育班,也清楚會遇到的各種狀況。上周有先拜會過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初步討論,也會設法提出完善方案。我認為學生運動員,特別18至24歲是重要階段,也會盡量傾聽他們心聲。」
對於競技成績表現,李洋笑稱,「巴黎奧運前,有人看好我們嗎?獎牌很難預估或設定,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運動員權益維護到最好,對於特定運動團體,多傾聽他們心聲,也督促協會更能幫助運動員。」
對於職業運動發展與運動產業,李洋說:「職業運動牽涉範圍很大,也不是每種運動都適合職業化,我們要與選手、協會、家長,討論出對各方都最有利的方向。運動產業發展產值很難估算,像波士頓馬拉松35年前就有輪椅組,我們現在才有適應運動司,很多都還要持續推動,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運動產業圈子坐大,幫以往跨界案例較少的運動員把路走寬。」
目前確定的首要優先,李洋笑說:「第一件事是讓運動部部內同仁每天運動30分鐘,由我做起,也讓大家貫徹全民運動、自己做起。」他表示,除羽球外,自己也會打籃球、桌球,「每種運動都有獨特魅力,我很希望大家都投入到運動中。」